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永恒的霸主,只有永恒的迭代。当中国企业在LCD领域完成“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韩国企业在OLED战场构筑技术壁垒,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单纯的企业竞争。
尽管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但LGD仍然需要与时间赛跑。当前,LGD总借款负担接近 15 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759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进入紧急状态,资金市场的可获取性进一步恶化,陷入双重困境的可能性增大。有评估指出,至少还需要 5 年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需求,在此期间,生存问题变得比业绩改善更为关键。
不过AI应用能否爆发仍然存在未知数。目前电视厂商们所呈现出的“AI体验”仍处于初级阶段,更像是互联网电视时期的增强。将大模型落地到端侧,仍需要AI产业、上下游经过长期努力并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若华星顺利取得LGD广州厂产能,则有望策略性加速推升市场电视面板尺寸,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TCL集团品牌也有望在获得更多资源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市占率。然而,TCL华星在取得乐金显示广州厂后,如何维持广州厂现有客户、寻求更多客户资源,将成为其首要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8.6代OLED产线同时面临技术难度与投资回报难以评估的挑战。对于TCL华星来说,与其着眼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如看重当下LCD市场的确定性。TCL华星收购LGD广州是LCD产业的一次内部结构调整,不会增加新的产能,对整体的供需影响不大,但TCL华星却能够获得更加明确的份额增长。
上个月,LG Display发布公告称,已选定TCL华星光电(CSOT)作为广州大尺寸LCD生产法人股份出售的优先协商对象,并将进行排他性谈判。同日,TCL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TCL华星被确定为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7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优先竞买方。
配套的模组厂2023年营收为119亿元,净利润为5亿元,总资产为211亿元,净资产为28亿元,LGD持有其100%股权。因此,按LGD出售的股权比例计算,此次收购的资产包净资产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指出,TCL科技将LGD广州工厂能够增强产品技术矩阵。借助LGD工厂的IPS产能和技术可以提升TCL科技在LCD面板的产品竞争力。更关键的是,拿下LGD广州工厂之后,TCL科技也将获取来自三星的订单。据了解,三星此前与LGD签订的协议中涵盖了LGD的IPS电视面板,这一部分产能将由LGD广州工厂提供。
对面板行业来说,张虹认为,挑战在于:如果此次并购落地,大尺寸面板市场短期增添更多不确定性。LCD TV面板市场是否将陷入短期震荡并连带影响到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市场,这将对各个面板厂的盈利带来风险。机会在于从长远看,液晶面板市场供应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平抑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稳定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不过,不管LGD广州工厂最终花落谁家,LGD工厂都将归于中国面板厂的手中。届时,中国面板厂在全球TV面板市场的话语权都将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预计,如果京东方与华星光电分别收购LGD广州工厂与SIO广州工厂,那么两家企业将彻底掌握定价权。
LG Display 位于广州的 OLED 面板厂并不会出售,韩国一位显示器行业的官员表示,中国开始在中小型领域生产 OLED 面板,并开始大量投资,韩国要加快改革,避免“重蹈覆辙”。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LGD增资计划,是为LGD投建高世代OLED生产线做提前布局。 LGD相关人士透露:“LGD会把大比例的筹集资金率先投入到OLED事业运营资金中。”据其介绍,目前,公司正将整个事业结构从LCD转向OLED。与LCD相比,OLED的产线投入,以及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相对较高,运营成本必然相应提高。
更关键的是,相较于OLED电视面板受韩厂主导,Mini LED电视供应链更加自主可控,且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根据LGD的计划,本次增资获得的财务资源中的40%将用于设施投资基金,以扩大IT、移动和车辆等中小型OLED业务;30%将用于运营基金,以稳定大、中、小型OLED生产和运营;部分财务资源用于偿还债务。
“在中国电视面板占比逐渐提升的过程中,韩系电视品牌出于自身供应链稳定性考虑进行供应链调整也符合逻辑,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无法摆脱与中国面板厂的合作。”荣超平向记者表示,韩系品牌与中国面板厂之间的合作本质上也是生意,而生意取决于双方对价格的谈判,这才可以决定双方之间最终的合作走向。
综上,LGD加速去液晶化是形势所迫,广州8.5代产业花落谁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规模效应的角度考量,该产线被其他面板企业拿下,或许更有利于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但问题在于,目前显示产业处于震荡发展周期,头部面板企业对于LCD投资变得非常保守,LGD要想找到合适的买家,也并不容易。
无独有偶,11月27日,三星电子也公布2024年人事变动安排。据外媒报道,作为周一宣布的年度改组的一部分,三星电子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规划未来业务的部门,并维持了双 CEO 制度。此次年度改组是在全球经济长期低迷且半导体行业不景气给三星季度业绩蒙上阴影的情况下进行的。
连续6个季度的亏损引发业界对LGD财务健康状况的关注,如今LGD正在调整策略,期望通过更多的措施来终止亏损。
LG集团为了重振处于关键转折点的LG Display,引进了证明了其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关键人才。韩媒报道,任命郑哲东为新任CEO,是为了希望郑哲东能加强与战略客户苹果的业务,以及对第8代OLED的加快投资。
后记点评: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看,三星明年加强对LGD液晶面板的采购量,可以说“一举三得”。同时,三星和LGD之间合作在“加强”。也昭示一个事实,在商业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对手”。特别是今年来我国品牌彩电在国际市场份额日趋上升背景下,行业老大和老二的三星、LG竞争关系正在减少,合作协同的意义正在增加。三星加大与LG的合作,具有更宽广市场空间中的“结构性调整”意义。
此前,LG Display总裁郑浩英在首尔江南举行的K-Display活动上曾表示:“韩国液晶电视线具有可转换到大型OLED和IT用OLED的兼容性。如果LGD停止P7,韩国的液晶电视面板的生产将全部结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LGD之所以如此看重越南工厂,主要还是由于越南拥有较多的手机和电视整机产品产能,其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以及低廉的生产成本能增强LGD在中小型OLED领域的竞争力。
LGD是全球主要电视用大尺寸OLED面板供应商。而现在,随着智能终端对中小尺寸OLED面板需求上升,以及中国OLED面板产业的崛起,LGD也逐渐感受到了OLED面板供应的压力。
乐金显示原本打算在去年年底前停止在韩国工厂生产 LCD 面板,但是去年第三季度,由于 LCD 面板的需求上升,再加上一些制造商由于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响而无法生产出足够数量的 LCD 面板,因此乐金显示决定延长在韩国的 LCD 面板生产。同时计划继续在广州的工厂生产LCD面板。
三星在电视领域内更擅长 QLED 电视,而 LG 则是电视行业中 OLED 电视的代表。虽然此前为竞争关系,但三星电子在 2017 年曾与 LG Display 达成协议,LG Display 向三星方面供应 65 英寸和 75 英寸电视的液晶屏以减少夏普突然向三星缩减其面板供应带来的损失。
西柚了解到,LGD广州OLED工厂第三次推迟量产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良品率问题依旧存在;其次则是疫情期间的隔离,延缓了工程进度;其三则是市场需求降低,LG Display也不急于推动这一工厂快速量产。
LG Display预计该工厂将于3月3日恢复生产,但没有透露停产将对该公司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产量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无疑会影响LG Display母公司LG自有手机的销售,但受影响的还有其它公司。
如果说,削减甚至停止相关LCD液晶面板业务是为推进OLED面板业务扫清障碍,那么在国内市场受疫情影响当下,LGD重启中国LCD模块工厂的策略调整又出于哪些考量?是谋定而后动还是病急乱投医?与LGD的OLED倾向策略有何关联?这一调整又能否助力LGD改善盈亏?
近日,苏宁、LGD双方高层互访明确,2020年将提速OLED电视推广。据了解,2019年,苏宁全渠道OLED销量增长超170%。而在2020年,双方将合力挑战更高的目标。
此前,为吸引产业落户,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针对2018年7月1日之后注册成立的主营业务为新型显示的企业,广州制定了投产当年给予支持的鼓励办法。而此次,广州再推出“新型显示产业10条”,具备政策条件的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可以在不同发展阶段获得不同程度的支持。
LG Display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的制造商,广州8.5代OLED面板厂是LG在中国打造的首个OLED面板工厂。
苹果将于今年年底前决定是否使用京东方的屏幕。苹果此举旨在降低成本,同时也能降低对韩国三星电子的依赖。这意味着,苹果将首次从中国厂商采购iPhone屏幕。
生死存亡之际,两家公司在重组LCD生产的同时,都选择了押宝OLED。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OLED电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HS Markit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 15000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OLED电视的市场占比已超过液晶电视。
在高端市场引领消费潮流的趋势下,中国的OLED电视市场将持续释放活力,未来两年OLED电视的价格门槛将逐步降低,而市场规模将有大幅提升。
历史上任何一个产业的市场爆发都不会被一家企业垄断式供应上游核心部件,曾经等离子电视就这么偏离了主流,LGD豪赌的蒸镀OLED会不会是又一个有可能被替代的技术?
目前,电视市场上仍以液晶面板为主,OLED面板出货量占比较少。不过,两者在2019年的产能都呈增长趋势。
未来两年,依然有不少新增产能,面板厂商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积极降成本,开源节流提升成本竞争力;另一方面,不断推动技术革新及应用创新。
虽然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并愿意购买OLED电视,但是目前电视销售的主流产品依旧是传统液晶电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OLED产能有限及价格过高。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OLED电视面板制造厂商,LG Display 承担着整个中国OLED电视需求供给的重任。
据了解,广州工厂今年年底产能达每月6万片,加上韩国工厂每月7万片产能,将使LG Display的OLED电视面板到今年年底每月产能达到13万片。
在AWE展会,OLED似乎已经成为不久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这对OLED面板厂商LG Display来说是一个喜闻乐见的现象。LG Display TV事业部部长吴彰浩在会上表示,随着OLED阵营进一步壮大,以及广州OLED工厂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全面启动,2019年中国将迎来OLED主流化。未来,LG Display将与OLED阵营伙伴一同抢占中国高端电视市场。
此次辛迪加贷款将为LG Display广州OLED生产法人(LG Display High-Tech Co., Ltd.)建设工厂以及投资采购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贷款团将为LG Display中国广州OLED生产法人提供为期8年的具有竞争力的利率水平。
LG Display将此领域视为可折叠屏幕的未来。据报道,联想也有意借此款创新产品从戴尔和LG电子手中争夺13英寸平板设备的收益。
G Display 电视事业本部黄龙起社长表示:“我们愿意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见证中国OLED生态体系的构建和成长。我们相信,与众多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在充满创造力的中国市场,我们将能够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共同创造引领全球市场的神话。”
LG Display 7月底曾宣布,该公司在中国广州新建一座OLED面板制造工厂的计划已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批准。这座中国新工厂将通过一家合资公司进行建设。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6万亿韩元(约合23.3亿美元),LG Display将持股70%。
三星和LGD都在致力于喷墨打印技术,以推动自发光QLED时代的发展。由于QLED材料的性质,需要印刷方法喷墨技术代替高温沉积方法。
多年来,LG一直在开发可折叠显示技术,但其推出仍处于开发阶段。而LG的竞争对手三星显示器和BOE等已经开始生产可折叠显示器。
据家电网了解,作为LG Display OLED投资战略的一部分,该项目总金额高达约为5兆韩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审批程序,这也标志着中国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即将在落户广州,而中国也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二个OLED电视面板生产基地,使得大尺寸OLED产业由单极变为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