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传统液晶面板企业还是OLED面板产业都朝着更为健康的经营状态转型,逐渐从注重出货量转向追求创新,进入以创新为驱动的增长阶段,以实现更高溢价。中国面板企业控产稳价、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是当下的明智选择,在2023年登上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占比高峰后,中国显示面板业2024年将努力探索价值增长的新路。
JDI eLEAP首席专家平田教行表示,一般而言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上的应用,前期良率提升是关键,通常50%是一个稳定生产、能否顺利进入量产的关卡,JDIeLEAP良率突破60%,预示着其量产的生产技术壁垒已消除,极大增强了eLEAP新技术的量产可行性。
记者了解到,JDI在日本有4座液晶面板工厂,分别是东浦工厂(已出售)、鸟取工厂、石川工厂和茂原工厂,主要生产G3.5到G6的中小型产品。如今,JDI正在大刀阔斧进行产能“瘦身”,业内猜测,未来战略走向或许是快速提升高分辨率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产能,争取再次牢牢抓住苹果公司的订单,同时在车载显示、VR设备和智能穿戴市场实现发展。
专家分析认为,商场、酒店等场所更追求空间感和美观性,透明显示产品可以更好满足以上需求,但是每种显示方案各有优劣。从透光率上看,LED直发光类透明屏的透光率最高,其次是OLED产品,透光率大约在40%左右。此次最新发布的84%透光率LCD屏幕技术原理还未披露,一般情况下,普通LCD屏幕都需要背光源,所以LCD所谓的透明并不是真的透明,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增加透光率。从成本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OLED成本最高,其次是LCD。由于LED直发光透明屏的成本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点间距、箱体、灯珠、PCB板、电源等,高
JDI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在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将于今年开始生产eLEAP 样品,未来会增加产量。
报道指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JDI销售额一半以上来自于移动领域,而今年竞争异常激烈的移动领域让智能手机的低单价面板市场需求迅速增加,高单价产品的需求则低于预期;此外,苹果的iPhone12系列全部采用OLED屏幕,让JDI失去了苹果这个超级客户,以及它带来的可观利润。
据资料显示,该工厂主要用于生产智能手机的液晶面板,但自2019年7月以来,该工厂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此次交易完成,包括将工厂出售给夏普以及早前将生产设备出售给另一家客户,将让JDI净赚大约700亿日元,而在目前,JDI据称仍欠苹果大约8亿美元。
苹果5年前向日本显示器提供了15亿美元的“预付款”,用于这座工厂的建设。目前日本显示器还拖欠苹果7.025亿美元。该公司周五表示,出售工厂和设备所得的6.75亿美元将全部用于偿还这笔债务。
据悉,JDI去年度净损额连续第 3 年超过千亿日元,而由于疫情影响,预估今年度(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营收最大恐衰退 20%,今年度第一季(2020 年 4~6 月)恐持续陷入营损局面。
JDI决定先将液晶生产设备卖给苹果,之后再将不动产卖给夏普。报道中提到,在这之后JDI将集中在千叶县的工厂生产智能手机液晶面板。
JDI今年1月底曾宣布,正式与资产管理公司Ichigo Asset Management达成协议,获得高达1008亿日元(约合9.1887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Scott Callon透露,他们同JDI的客户有过交流,这些客户对JDI的技术非常有信心,这也是他们决定投资JDI的主要原因。据悉,Ichigo目前管理的资金超过70亿美元,对JDI的投资在其中的占比是超过了10%。如今疫情前景还未明朗,Ichigo的投资何时能换回同等价值的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
参数方面,这块LTPS TFT-LCD屏幕分辨率为1600x1600,但仅2.1英寸大小,像素密度(标准RGB排列)高达1058PPI,灰阶响应时间4.5ms。
《日经亚洲评论》报导,屏幕面板生产商Japan Display Inc.(日本显示器公司,简称JDI)正考虑出售旗下手机显示屏的主要工厂,消息称接手的极有可能是Apple或Sharp,这家坐落于日本白山的工厂,作价可能达700亿至800亿日元(约50亿人民币)。
据悉,该工厂售价预计在800-900亿日元左右(约合51-57亿元)。不过,尚不清楚苹果和夏普是否会分摊这笔资金。夏普方面表示,正在考虑收购JDI的工厂;公司不是JDI出售工厂报道的消息源。
JDI希望本财年内达成协议。两周前,JDI宣布正在和主要客户洽谈,想以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工厂。日本显示器四年前建设该工厂时耗资15亿美元,其中逾8亿美元来自向苹果借款。
JDI是苹果公司LCD显示器主要供应商之一,与苹果合作多年,刚开始,JDI依靠苹果取得了飞速发展。但随着手机屏幕由LCD逐渐转为OLED显示屏,以及iPhone销量的下降,JDI在几年里一直处于亏损,其石川县白山工厂目前正处于无限期停工状态。
作为iPhone手机屏幕的长期供应商,JDI早在2015年曾与苹果公司达成一项协议,在日本建立一家新工厂,为苹果的产品生产LCD面板。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项目,花费了JDI约15亿美元的资金。但四年后的今天,苹果不断变化的命运使JDI陷入困境。
据彭博,苹果公司洽谈以2亿美元购买日本显示器(JDI) 位于石川县白山工厂的一部分。
作为iPhone手机屏幕的长期供应商,JDI早在2015年曾与苹果公司达成一项协议,在日本建立一家新工厂,为苹果的产品生产LCD面板。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项目,花费了JDI约15亿美元的资金。
之前有消息说JDI的第一款OLED屏是Apple Watch屏幕。想在手机OLED屏幕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JDI还要投资几十亿美元,而它现在严重缺钱。
由于早些时候未能及时转向OLED面板,导致JDI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环境,该公司一直在努力争取大规模OLED生产所需的资金。但就在上月,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多方基金援助同时撤资,仅苹果向JDI投资了2亿美元。
JDI曾经是苹果iPhone屏幕的长期供应商,但随着苹果新机型采用OLED屏幕替代LCD,JDI的生产工艺未能跟上市场,只能生产LCD屏幕的JDI也就失去了苹果这个大靠山。
在2015年,苹果帮助JDI建造了一座造价15亿美元的LCD面板工厂,JDI则通过逐步向苹果公司还款的方式来分担成本。但是,苹果公司正在为iPhone改用OLED面板,这意味着该公司对LCD面板的需求将会减少,从而导致JDI面临危险。
上半年,日韩面板企业均出现亏损。今年7月三星将一条月产能为12万片玻璃基板的8.5代液晶面板线关停,表明行业进入谷底。市场近期还传言LGC将出售偏光片业务,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加速向中国大陆迁移的趋势。
JDI因为转往OLED面板的步伐较慢,错失了许多苹果订单。JDI希望获得外部投资,并计划把获得的资金投入日本国内工厂,扩大OLED面板产能。
另一方面,INCJ也确实不愿意将JDI拱手让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一直自视甚高,认为整个亚洲的液晶面板行业都是起源于日本。一旦来自中国的资本收购了JDI,将来势必对其进行技术反制,这是日本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目前,公司与包括JDI在内多家公司进行了交流,暂无一致性意向或者协议,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后续如有进展将按规定对外披露。
目前,面板企业的出货大户是智能手机,目前智能手机占据全球面板出货第一位置上。过去5年间,智能手机技术高速迭代,尤其是OLED显示屏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苹果最近逐渐放弃液晶显示器,引发了JDI的资金短缺。在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个财年,该公司60.6%的营收来自这家美国智能手机制造商。
据了解,JDI陷入困境的其中一个原因跟苹果公司有直接关系。JDI是iPhone XR液晶面板供应商,2018年会计年度的营收有60.6%来自苹果。但苹果iPhone XR销售不如预期,导致JDI资金吃紧。
其实不管是液晶产业还是汽车产业亦或者其他什么产业,技术革新和国家支持都是不能忽略的元素。
JDI一直在寻求约800亿日元(约合7.39亿美元)现金融资,以便从苹果 iPhone销售放缓以及投资OLED屏落后等影响中走出来。
宸鸿科技曾表示,已签署意向书,投资2.3亿美元收购一个财团Suwa Investment Holdings LLC,该财团将以600亿日元(5.46亿美元)收购JDI49.82%的股份。
苹果欠款、连续5年亏损、关厂也是促使TPK放弃增资的原因。截至今年3月,JDI欠苹果约1000亿日元,虽然苹果延长了还款周期,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外债压力。
6月17日上午,TPK宣布退出JDI的增资案。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TPK的退出,与TPK联手的富邦集团、中国嘉实基金可能也会退出JDI增资案。未来若没有有意向的投资者,JDI或将面临破产、分拆的命运。
目前手机市场对于液晶面板的需求所有放缓,同时JDI还将面临着中国以及韩国面板厂商的夹击,所以寻求突破口也是JDI的当务之急。
对于此次的注资,有家电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极大程度地缓解JDI的资金压力。而对于中国投资方来说,与JDI合作将有利于增强中国与日本显示产业未来的合作关系,同时亦有利于提升中国显示技术的实力,进一步加快中国在显示产业上追赶的步伐,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在JDI此轮增资中,INCJ(日本官民基金,又称产业革新机构)将会把750亿日元的债权转换为没有投票权的特别股。外部投资者则会参与约600亿日元—800亿日元的股票、债券的增资,外部投资者的投资额将会转成具有投票权的普通股。如果达成协定,此次引入的外部投资财团将掌握JDI近5成投票权。
由于面向主要客户美国苹果公司终端的需求减速,JDI公司2018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净损益预计将呈现连续第5个财年亏损。JDI需要迅速的支援,该公司原本力争于3月底在谈判中达成协议,但与多家企业间的合同耗费时间,导致谈判延迟。
事实上,今年1月就有报道称,苹果iPhone XR令人失望的表现正波及全球供应链,导致该机型的一家日本供应商试图从中国投资者那里寻求援助。
过谈判之路并不平坦。双方在出资额、出资后的业务计划方面仍然有分歧,目前仍在持续调整。继韩国之后,中国厂商也在推进量产有机EL面板。有显示器行业的专家认为,“没有量产业绩的日本显示器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
据报道 Japan Display(简称“JDI”)即将获得800多亿日元投资,投资方为一众中国和台湾公司,但未提及公司名称。该投资集团将获得Japan Display之30%到50%的股权,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
JDI要出售部分股权已经和大陆主要的显示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以及台湾鸿海集团谈过。但因JDI股权构成复杂,其LCD面板业务是由索尼、日立、东芝合并而成,所以上述谈判并未成功。
近日,欧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关注到多家媒体转载了第一财经发布的标题为《欧菲科技牵头拟以30亿元收购日本JDI公司33%股权》和集微网发布的标题为《欧菲科技银行授信28.5亿元,传牵头组成财团收购JDI部分股权》的报道,在网络上传播。
今年春,JDI宣布计划从海外和其他投资者那里争取获得550亿日元(约4.84美元)融资。但是,公司的财务困境仍未好转。
JDI是一家整合索尼、东芝与日立的中小型显示器部门而成的显示器制造商。JDI此前计划在2019年开始生产OLED屏幕。
JDI最高财务负责人大岛隆宣于8日暗示可能将暂缓OLED面板的量产计划。 JDI目前计划在2019年度量产OLED面板,不过大岛隆宣于8日表示,“搭载于智慧手机等用途的液晶面板数量减少幅度似乎未如预期来得大”。
手机面板业务一直都是JDI的主要盈利点,JDI与苹果之间也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过去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X全部采用了AMOLED面板,使得JDI的液晶面板销量大幅减少。
推测今后的iPhone也可能保留搭载液晶面板机型的看法增强。 原本考虑利用JDI正在开发的技术来量产有机EL的中国厂商变得慎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