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间接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效益、产量增长,家电成为政策受益面最大的四个行业之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6.5%。
上个月,LG Display发布公告称,已选定TCL华星光电(CSOT)作为广州大尺寸LCD生产法人股份出售的优先协商对象,并将进行排他性谈判。同日,TCL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TCL华星被确定为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7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优先竞买方。
张虹提醒说,控产将抬高面板厂商的整体成本、压缩电视品牌厂商的利润空间。短期灵活按需生产,保证盈利是面板企业健康发展之道;长期而言,需要竞争合作并举,合理控制控产力度,平衡上下游厂商的利润分配,确保电视及面板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TCL科技用超100亿资金收购LGD,预计仍需要增加债务规模或引入新资金。
对面板行业来说,张虹认为,挑战在于:如果此次并购落地,大尺寸面板市场短期增添更多不确定性。LCD TV面板市场是否将陷入短期震荡并连带影响到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市场,这将对各个面板厂的盈利带来风险。机会在于从长远看,液晶面板市场供应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平抑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稳定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面板行业价格下行概率较高,企业应增加多应用产品布局,同时积极实现降本增效。
群创光电第二季度则实现营业收入约合12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较第一季度增加12.6%,其中大尺寸面板出货量较上季度增加17.9%。
对于下半年面板价格走势的预判,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表示,2024年7月份,32英寸至85英寸各主要尺寸面板价格,总体相比6月份会出现1美元左右的跌幅。
2023年1至12月份,TCL科技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半导体显示材料占比47.95%,新能源光伏占比33.91%,分销占比17.26%,其他及抵销占比0.83%。
另外,公司规划于武汉投建一条5.5代印刷OLED实验线,目前正在进行产线设备搬入、安装与调试工作,预计2024年内可实现小批量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传统液晶面板企业还是OLED面板产业都朝着更为健康的经营状态转型,逐渐从注重出货量转向追求创新,进入以创新为驱动的增长阶段,以实现更高溢价。中国面板企业控产稳价、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是当下的明智选择,在2023年登上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占比高峰后,中国显示面板业2024年将努力探索价值增长的新路。
深天马A在接受调研时也表示,公司看好车载显示市场,将车载显示作为公司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公司将推动低温多晶硅车载业务加速发展,同时重点推进面向全球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业务规模快速提升,驱动车载显示业务的快速发展。
LG Display 位于广州的 OLED 面板厂并不会出售,韩国一位显示器行业的官员表示,中国开始在中小型领域生产 OLED 面板,并开始大量投资,韩国要加快改革,避免“重蹈覆辙”。
京东方A也表示,电视终端及面板需求恢复有望加速,尤其是在电视大尺寸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电视面板出货量和面积有望实现双增长。
京东方A在4月2日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预测,未来三年,LCD的产能总规模增长有限,国外老旧产线和部分效率不高的高世代产线会退出市场,产线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最大的产能应用TV领域平均尺寸还会每年增长1吋左右。
TCL科技在3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指出,近年来,LCD行业供给侧格局持续优化,主流面板厂商跟随需求淡旺季保持按需生产,行业供需关系企稳,大尺寸面板价格不断回暖。随着今年第二季度备货旺季到来,大尺寸面板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全年来看,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依旧强劲,需求面积稳定增长,而供给侧产能保持有序,行业供需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LGD增资计划,是为LGD投建高世代OLED生产线做提前布局。 LGD相关人士透露:“LGD会把大比例的筹集资金率先投入到OLED事业运营资金中。”据其介绍,目前,公司正将整个事业结构从LCD转向OLED。与LCD相比,OLED的产线投入,以及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相对较高,运营成本必然相应提高。
惠科在1月以出货量约300万片排名第三,但相对前二品牌,其同比下降2.8%,环比增长7.8%。同时,在超大尺寸85英寸上,出货量已连续7个月排名第一,当月市占率达到36.3%,领先第二的AUO(友达)12.4个百分点;同时,100英寸的出货与BOE保持并列水平。
因此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4年上半年,面板厂会坚决持续地、至少徐徐地涨价,来确保收获此波红利,并为下半年的风险做好利润储备;下半年大概率将继续采用产能调控来稳定市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多条高世代LCD产线完成折旧期,面板厂更加需要调整步调,以新的姿态去追求高质量发展。在折旧压力下,企业将不再追求满产稼动,而是灵活地按需调控产能。面板厂在运营方面将更加求稳,头部面板厂控产稳价将成为新常态,在价格波动周期中可以更灵活地争取议价主动权。业内研判,液晶面板供应端按需生产或将成为新常态,面板价格波动预计将趋于温和。
另外,DSCC指出,京东方将在第四季度扩大对华为、荣耀、OPPO等大陆智能手机制造商的供应,市场占有率将超过三星显示。三星显示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下降到35%左右,而京东方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上升到40%左右。
此前,Jeong从2018年12月担任LG Innotek总裁五年,使公司销售额增加了一倍以上。Jeong通过退出亏损业务,包括2019年的智能手机主基板(HDI)业务和2020年的发光二极管(LED)业务,增强了LG Innotek的盈利能力。
综上,LGD加速去液晶化是形势所迫,广州8.5代产业花落谁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规模效应的角度考量,该产线被其他面板企业拿下,或许更有利于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但问题在于,目前显示产业处于震荡发展周期,头部面板企业对于LCD投资变得非常保守,LGD要想找到合适的买家,也并不容易。
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OLED在IT设备显示市场的占比将从去年的3.9%增加到2027年的23.6%。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DSCC的数据显示,2026年,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IT OLED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第四季度,行业供给侧格局将继续优化,面板厂需紧密结合需求节奏及库存水平,进行弹性生产,有效推动行业供需关系企稳。
因此,有行业专家对此表示,彩电厂商与其关注“平均价格”,不如更侧重“成长性的创新领域”,并在市场持续走高的产品技术上重点“跟进”,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群智咨询研究认为,9月下旬,中小尺寸面板止涨,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面板均价小幅上涨。其中32英寸面板均价持平;50英寸止涨回稳;55英寸整体供需逐步走向宽松,面板价格持平;65英寸及75英寸在9月均价涨幅收窄至1美元。
从最新披露的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来看,除个别厂商外,多数显示面板厂商营收呈现不同程度环比上升。友达光电环比增长24%,群创光电环比增长21%,TCL华星与京东方分别环比增长16%与11%。显示面板行业正在稳步复苏,逐渐回归正常的产业周期。
“如果下半年供减需增的剪刀差预期成立,中小尺寸面板也迎来较好的复苏势头,这将进一步夯实面板行业整体、全面复苏的基础。”上述分析人士说,不过他同时亦指出,“不出意外的话,下半年的面板行业复苏仍会延续,短期内面板市场不会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种温和、均衡的复苏,呈现出典型的‘慢牛’特征。”
在分析人士看来,TCL华星产能结构的升级、优化,将有效推动TCL科技面板产品结构的均衡和平均毛利润率的持续改善,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其复苏回暖的长期基础。
该机构认为,过去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从渠道到零部件皆采超额备货。但随着疫情红利消退,而终端需求下滑,因此整个供应链也受到压力,LCD面板厂商第三季度稼动率预计将滑落至70%。
近期,部分市场机构相继发布2023年上半年彩电市场相关报告。多份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彩电尺寸正变得越来越大。
随着面板市场回暖,厂商业绩相比去年同期总体有所好转。
记者了解到,JDI在日本有4座液晶面板工厂,分别是东浦工厂(已出售)、鸟取工厂、石川工厂和茂原工厂,主要生产G3.5到G6的中小型产品。如今,JDI正在大刀阔斧进行产能“瘦身”,业内猜测,未来战略走向或许是快速提升高分辨率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产能,争取再次牢牢抓住苹果公司的订单,同时在车载显示、VR设备和智能穿戴市场实现发展。
该机构预测,OLED电视面板的出货量今年将跌至580万片,达到最低点后,明年将反弹,并从2025年开始开启1000万片时代,并将持续增长至2028年。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的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发生了很大的结构性变化,中国面板厂的柔性AMOLED屏幕逐渐替代了三星显示的刚性AMOLED以及自身的LTPS LCD的市场,出货量在下半年将会持续增长。
彩电面板出货整体向大、强者恒强的局面在上半年继续强化。这与产能分布和世代线领先性有必然关系。在目前全球显示面板缺乏新线投资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我国大陆企业将持续主导彩电消费的技术基本面。
面板产业与下游产业随即进入了博弈期。为了抬升液晶面板价格,面板厂陆续宣布减产计划以调节市场供需情况。如今随着市场重新进入供需平衡的状态,加之下游终端需求回暖的情况下,电视面板的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TrendForce表示,目前电视面板市场供需已不完全反映真实的状况,绝大部分是依赖面板厂过去一年谨慎控制产能的结果,故下半年仍需重点关注面板厂稼动率以及终端销售的变化。
液晶面板厂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3月以来主流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记者根据群智咨询监测的月度数据初略计算,3月-6月,32英寸、55英寸两款液晶电视面板每片均价分别上涨9美元、33美元,累计涨幅分别为32.14%、38.37%。
随着国内整机厂备货需求提升和采购逐步恢复,为了实现全年不亏损的经营目标,即使在618备货的紧张阶段,面板厂依然谨慎提升稼动率,坚持按需生产、动态控产,面板供需关系逐渐趋于紧张,面板价格继续上涨回升。
其预计,今年面板产能面积将下降1.6%,而需求面积将增长4%,预估今年将是供需平衡的一年。预计明年需求增长率约8%,面板供给会转为吃紧。
根据群智咨询统计数据,2022年86英寸面板出货量约148万片,年成长14.5%,预估2023年出货量约133万片,年减10.1%。
面板产业呈现出分化的局面。其中三星显示、LGD加速LCD的退出计划,转向OLED技术阵营。日厂苦苦挣扎,陷入亏损的漩涡。中国面板厂后来居上,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占有率超过七成。电视面板的行业格局正式改写。
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虽然可以看出半导体行业仍处于衰退中,但市场预期已先一步于行业基本面,提前进入到复苏阶段,目前半导体行业仍处于较低估值的水平。
该机构预测,显示器面板价格自4月启动局部涨价以来,5月涨价范围进一步扩大,但价格上涨以OpenCell面板价格为主,LCM面板价格仍保持稳定,预计6月涨价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MNT面板出现反弹信号前,TV面板率先为液晶面板的价格上涨打了样。
中泰证券也表示,中长期来看,由于不具备成本优势,韩系厂商产能加速退出,全球面板产能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面板厂商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将进一步增强,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A和TCL科技议价能力将进一步增长,后续面板周期性可能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