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回归微博并发文。周云杰称,没想到全国两会期间和小米雷军一起候场时“无意”的表情在网上意外地火了,周云杰称“让我诚惶诚恐。”其后,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转发周云杰微博,并称“欢迎周总。”对此,有网友评论称:“雷布斯不仅带货火,带人也火。”
之前董明珠也谈到了此类现象。她表示,不是做成网红,“是你的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得到社会尊重和社会认可,可能你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个网红。
雷军今日在微博发文称,“新年开工的头等大事,就是发红包,也给同学们拜年。另外,大家期待的两款Ultra,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月底见!”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小米SU 7销量25815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21046辆。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当中前三均为低价车型,分别是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位列第四和第五名。
小米董事长雷军今日在微博发文称,“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其实,我经常去,今天一大早就到了。来得太早,在车间又咪了一会。没想到,一觉醒来,10万台已经搞定!从SU7发布到今天,我们生产10万台,只用了230天!作为汽车行业新人,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了不起。待会我们会举办10万台下线仪式。”
从家电赛道到造车赛道,格力和小米不断碰撞出火花,在笔者看来,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双方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企业在寻求到新增长的同时,促使两家公司不断前进。从目前来看,格力和小米的下半场比拼才刚刚开始。
再近一些,7月10日,小米电扇供应商被指侵权格力一事进一步发酵。小米集团方面称,公司并未收到任何环境电器相关诉讼。格力方面则称,小米官方旗舰店销售的某款产品侵犯了自己的相关专利,该侵权产品的委托方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制造商为浙江星月电器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造梦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在销售渠道方面,小米汽车也在积极布局。目前,小米汽车已在全国30座城市的87家门店开业,计划7月新增17家门店,覆盖济南、常州、长春、贵阳4座新城市。这一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小米汽车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
。近期,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极越CEO夏一平、哪吒汽车CEO张勇等车企大佬纷纷现身直播间。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宣布将在4月18日直播开聊SU7。围观群众纷纷表示,价格还没卷完,汽车企业居然开始“卷老板”了。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聚焦智能制造,出台制造业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新竞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然存在着现有标准协调协同不够、应用推广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受到制约等问题,国内企业仍然面临人才资源匮乏、资金筹措困难等挑战。
雷军表示,拿13岁的小米跟苹果比、三星比、华为比,是对小米有极高的期待、极高的要求。“只不过,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我认为,随着小米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实力越来越强,我们一定能凭借自身不断的成长,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认可。”
中国有句古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意指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事实上,这并不是小米第一次提及“高端化”一词,那么,这次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吗?
是AIGC,还是造车,还是未来能够吸引到足够多投资的新业务?不过不管小米要做什么,资本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成果。
雷军称,汽车是百年赛道,任何时候都不晚。我们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都在我们的这些点上,所以我们24年出车刚刚好。
此外,小米还宣布将在MWC 2023期间面向全球市场推出小米 13系列手机,预计包括小米 13、小米 13 Pro 和小米 13 Lite 5G。
小米方面表示小米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首款车型2024年上半年量产。
高层离职加上官司纠纷,小米2023年可谓是“开年不利”。
关于未来,摆在小米面前的就是智能造车和手机品牌高端化两大命题和挑战,而这两大挑战横跨绿色能源替代、手机市场存量竞争两大周期。
再退一步来讲,假如小米汽车真的能够实现10万~20万价格区间内,电动汽车的智能平权,虽然全球排名前五不敢说,但国内电动汽车的前五名之中,必定会有小米汽车的一个位置。
现在,华为已经将鸿蒙的故事在智能汽车上讲明白了。但一个成功案例背后,是无数无疾而终的跨界造车项目,雷军所说的“机会”,又会有多少是留给小米的?
日前,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其对于电动车行业的看法。雷军表示,当电动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全球前五大品牌将会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我们成功的唯一办法就是成为行业前五名,并且做到每年出货量超100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随后有大量“小米工程车”视频在网络流传。对此,小米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相关视频不属实。
近日,天星数科关联公司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卸任董事长,林斌卸任董事,洪锋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新增岳凯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在刚过去的2022年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在现场表示,未来两年不准备再辟谣和介绍关于小米造车的任何新进展,只到了合适的时间再向大众定期汇报。
今天趁着开学的时机,和在京高管们一起合影,大家加油!
从图片来看,该车为宝马5系改装的测试车,测试车顶应该配的是激光雷达,另外,小米智能驾驶系统可能会命名为“XIAOMI PILOT”。
近日,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期间,头戴定制金色虎头的130只宇树科技GO1四足机器人在展示区热情“舞动”,在展位上也是围满了观众。“作揖”“翻跟头”“上下台阶”等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观众惊叹不已。
马化腾说,“云计算要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现在看来还为时过早;”李彦宏则表示,“云计算这种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就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三人中,只有马云对云计算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
重金砸向自动驾驶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从当晚雷军展示的视频来看,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一键召唤车辆、自动驶入匝道、主动变道超车、无保护掉头/右转/左转、自动绕行临停车辆/事故车辆/环岛、自主代客泊车等功能。
小米集团入股价格的合理性,以及跟小米集团交易的独立性,都受到监管部门重点询问。这些企业跟小米集团合作的毛利率都不高,有部分企业也希望发展自有品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因此如何协调对小米集团的供货也是一个问题。
如其所言,小米集团目前确实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发展策略上,小米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要把过去的一些“战略尝试”转变为“战略进攻”,至于最终能否占领市场高地,这将是小米集团要用接下来的三年回答的问题。
对于小米来说,超越苹果必须迈过两座大山,一座是产品的大山,小米近年来有很明显的进步,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和苹果产品相比,在软硬件上仍然有不小差距。
在该声明发布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表示:“该公司于今年5月成立,于近日完成登记,其功能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一样。
股东信息显示,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由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余三公司均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股东信息显示,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由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余三公司均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雷军退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该公司也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关系到未来小米汽车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小米模式”能否在汽车产业发挥威力的关键。或许对于小米来说,烧钱造车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烧钱之后依然无法在强敌环伺的智能汽车市场中拿下属于自己的位置吧。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居上”的例子在哪里都不少见,至于下一个“五年之约”谁胜谁负,仍有待市场和时间来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还没有透露格力造车计划,雷军则表示,小米最快要三年才能做出一款电动汽车产品。所以如果进展顺利,第一款小米汽车有望2024年问世。
尽管小米尚未公布造车的最终方式,但业内普遍认为,要想快速推出产品,选择代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小米只用短短9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500强,靠的就是“轻资产”模式,主要靠的是资源和产业链的整合。
今年7月16日,小米曾发布公告称,雷军近期已向两家慈善机构捐赠约6.16亿股小米B类股份。其中,有3.08亿股捐给了小米基金会有限公司,3.08亿股捐给了雷军基金会有限公司。
如今,首期100亿元以注册资本的形式正式投入小米汽车。小米集团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对汽车业务形成协同支持。
天眼查App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21年4月1日集中申请注册“小米汽车”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金融物管、广告销售等,当前商标状态多为初审公告或等待实质审查。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次发布会在线上进行,但这并未影响到观众对其的热情,3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超过4000万人次观看,而这一“三年之约”,成为了众多米粉津津乐道的话题
7月,Canalys发布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小米手机销量超越苹果,首次晋升全球第二。富途投研团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排位升高主要因海外扩张表现亮眼,小米该季度在拉美、非洲和西欧这三个市场的出货量分别增超300%、150%和50%。
美丽是一项永恒的事业,中国数以亿计爱美女性正缔造一个个造富神话。用VC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永不消失的风口,永远有下一个热点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