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家电品牌负责人表示,除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建设与服务提升。在激烈竞争中,品牌和服务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商品消费平稳增长。8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具、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6%、14.3%、14.2%和7.3%。据商务部监测,8月份重点零售企业平板电脑、智能空调、手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0.7%、17.7%和8.2%。另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8月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6%。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畅通经济大循环的血脉,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释放信号,加力支持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扩内需政策将酝酿出台,促进服务供给提质扩容。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消费市场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总体来看,以旧换新政策的细化调整,核心是“提质效”。对消费者来说,现在不用再担心“想换的东西没补贴”“补贴领不到手”,只要有换新需求,就能找到对应的优惠;对市场来说,精准的补贴能带动更多绿色、智能产品卖出去,倒逼企业向高质量方向转型;对整个经济发展来说,通过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回升向好添一把力。
如今,长虹·美菱已成功在“买”与“玩”的融合中,寻得解法。
年轻客群的消费观念更强调个性化、情感化、社交化和理性化,这给消费品牌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众多传统消费品牌纷纷加速推进年轻化战略。在笔者看来,消费品牌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挖掘“年轻力”。
从“两新”到“双贴息”,政策真心实意,补贴真金白银。中国大市场容量足够大,企业和商家要用好政策红利,在创新上也需拿出真招实策。政府与市场双向奔赴,一定能做好提振消费这篇大文章。
“消费离不开开放发展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陈友清介绍,今年上半年,四川外贸增长6.3%,服务业增速全国第三,为消费提振提供了品质供给和产业支撑。
在受访专家看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新场景,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挖掘内需潜力的战略举措。
王波建议,适当拓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范围。比如,为满足消费者对新兴生活方式的需求,国家可以考虑将跑步机、智能监测设备、电动轮椅等康养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拓展“产品+服务”补贴模式,比如,可以将部分补贴产品的相关服务消费纳入补贴,如家电维修、产品调试、设备联网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全链条支持。此外,探索更加灵活的补贴方式,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北京将继续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高标准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让消费更舒心、生活更美好。”司马红说。
宇通客车最新市盈率低于15倍,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5%。珠江啤酒近3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持续超过15%。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促消费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显效,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市场主体经营复苏向好,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全省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稳定向好发展。
年轻人未来消费的三大趋势,正深刻影响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作为厨电品牌头部企业的华帝,也正以其新中式时尚健康生活主张,通过一系列产品,精准把握年轻人的内心渴望,在体验升级和价值认同方面与年轻人达成深度共鸣,为品牌在年轻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在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中,只有紧密贴合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潜力,换出了增长新动能。截至6月29日,保定全市消费者今年累计核销(申请)补贴资金10.83亿元,带动销售额86.13亿元。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和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13.8%、20.6%、14.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支撑商品销售增长。
线上消费活力增强。今年前7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创年内新高。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介绍,中国空调产能占全球的比例近八成,为全球提供了节能高效和绿色低碳的空调产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空调出口潜力仍然很大。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表示,四川省自2023年开始实施消费贷贴息政策,主要是定向支持耐用消费品(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贴息比例在1.5%左右。政策实施首月,消费贷余额增速从7.2%提升至8.1%。消费端,2023年9月,汽车、家电等消费客观上有所改善,家具类消费降幅收窄,但建筑装潢类仍然偏弱,中长期来看,各品类走势分化。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对于支持范围、贴息标准等方面做出细化部署。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安井食品同样显然陷入营收瓶颈,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1%至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01%至3.95亿元,显示其同样面临增长瓶颈与盈利挑战。
付一夫建议,应优化政策支持,通过实施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并建立跨区域政策协调机制。
对此,潘建成建议,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回归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在微观层面,要鼓励差异化创新和品牌建设,从根本上避免企业陷入同质化“内卷式”竞争的漩涡。
“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到此次会议部署的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体现了宏观政策多措并举着力促消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释放内需潜力、提振消费,是国家战略与民生改善的交汇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也是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抓手。此次会议再次点题内需与消费,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接下来工作重点的同时,也将进一步驱动消费和投资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综合多个平台暑期消费数据来看,18时至22时成为夜间经济的“黄金4小时”,旅游休闲、餐饮购物等需求在此期间释放,推动夏日经济从白天向夜晚延伸。
从这一角度看,广东通过创新供给引领需求的探索仍需深化,例如供给端举措未能精准匹配真实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过程中对短期政策刺激仍存依赖等。对此,谢宝剑建议,供给端首要应锚定需求导向,准确把握百姓消费的实际需求和情绪价值;其次应为百姓创造多元的收入途径,营造多样化消费场景吸引客流,并完善配套服务来大力提振消费;此外,还需加强消费全流程监管,确保消费品质、服务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环节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深入推进,中国家电业的科技创新还将持续深化。从智能家居到健康家电,从绿色节能到个性化定制,新的消费需求正在催生更多技术创新。展望未来,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和同频共振不仅推动家电产业向价值链顶端攀升,更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注脚。
智能家电企业的实践证明,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法律保障,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通过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能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以“AI科技、慧享未来”为主题,这一主题明确了AWE长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关注与展示重点。“AWE2026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设定,引导企业把握AI浪潮所带来的结构性机遇,并让更多消费者切实感受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全新体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表示
“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 盛来运说,对于下半年的消费,仍然充满乐观预期。
展望下半年,商务部近日透露,全年社零总额将超过50万亿元,也就是下半年社零总额将超过上半年,增长动能何在?受访专家分析,消费场景创新、补贴政策落地、入境消费增长、居民消费意愿企稳等因素将助力下半年消费“稳中有增”。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十四五”期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动顺应新趋势,多措并举促消费,推动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潜能不断释放,做强国内大循环。
下半年,随着提振消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消费市场将向好发展,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
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实地走访实体商超,体验线上消费场景,观察假日经济与夜间经济业态,追踪“中国游”与“中国购”等消费热点,感受消费市场脉搏和发展新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也在构建自身的竞争力。中国城市无需“复制”传统购物天堂,而应锚定科技赋能、文化独特性、供应链控制力构建新范式。真正的转折点将出现在,当外国游客为一件景德镇瓷器支付溢价时——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其代表不可替代的东方美学价值。
“这既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稳住了制造业基本盘。”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工作人员表示,从近期调研数据看,家电、电子消费、文体用品等多个领域的终端需求正在稳步恢复。
“此次文件的发布进一步说明宏观政策逻辑的重大变化,即和之前更加注重促进投资相比,当前及后续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开始将促进消费作为政策着力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认为,未来提振服务消费的空间较大,就消费金融领域来说,服务消费更加注重经营主体的资质与相关市场主体的信用,需要在金融创新、跨业合作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力度。
“发挥‘凉资源’作用,不断满足多层级消费群体的多元需求。”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辛本禄认为,夏季也可深挖冰雪文化潜力,开发主题文创与演艺活动,既能吸引夏季客流,又能为冬季市场预热。
从更大范围来看,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4月加快1.3个百分点。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趋好,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七大行动和30项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投资、财政、金融等对消费的支撑促进作用。
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看来,进一步提振消费要针对更深层的症结对症下药。“当前,企业亟待提振信心,建议相关部门以务实举措稳定预期,这对激活市场活力至关重要。经济预期呈现自我复制、自我实现的明显特点,企业信心提振与消费潜力释放紧密相连,因此既要发挥政府‘两重’投资带动效应,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提升居民收入,又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通过多维度发力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贾康对国际商报记者如是说。
今年国补通过扩大补贴范围,为多行业注入活力。首次对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放宽汽车以旧换新范围,家电补贴品类从8类扩至12类,并补贴家装厨卫“焕新”。
罗志恒建议,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即增加国资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提高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降低其预防性储蓄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如果将城乡居民养老金中的月均财政补贴(约180元),提高到城镇职工所享受补贴的70%水平(约560元),则需要的资金规模约8000亿元。同时,放宽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并加强监管,提供高质量的文旅医疗养老等服务,满足潜在需求;增设七夕、重阳等假期,优化调休制制等,让更多居民有时间去消费尤其是体验服务消费。当前,“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非常好,下阶段可以进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托育等新型消费券受到关注,多地将“真金白银”的补贴投向增长潜力较大的服务领域。
李鸣涛说,电子商务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包括电商平台在内的各方,主动抓住新趋势、积极创新,将更为充分地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消费活力贡献力量。
各地还聚焦农业生产,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安徽启动新一轮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支持报废补贴农机机型从15类扩大至28类,部分农机的报废补贴标准提高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