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不仅是家电企业的一条新赛道,更是一场关于能源未来、用户价值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战略重塑。这条“追光”之路才刚刚开始。
这种下意识的信任源于多年市场验证的积累,让格力暂时还没到需要应对焦虑的时候。但面对行业变革与新势力冲击,如何在坚守中高端品控的同时兼顾性价比需求,如何将终端信任转化为更稳定的客流,都是格力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
小米的十年包修,是一次“借用格力语言体系”的巧妙模仿。而格力的渠道改革与多元化,则是一次“能否学到小米经验”的艰难自问。两者看似针锋相对,其实揭示了一个更大的命题——互联网逻辑与制造逻辑的碰撞中,谁能真正跨越边界,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空调江湖中掌握主动权。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认为,中国家电企业实现“产业链出海”的深层突破,需着力构建本地化研发与创新体系,可通过设立区域研发中心,针对特定环境开发定制化产品。同时,实施双品牌战略,在大众市场以性价比产品快速渗透,在高端市场通过技术溢价和服务升级重塑品牌形象。此外,同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态,与本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物联网平台,抢占智慧产业高地。
在梁振鹏看来,尽管格力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启动多元化战略,但至今成效仍不显著。除空调主业外,格力尚未成功打造出真正能够拉动增长的“第二引擎”。其在手机领域的尝试未达预期,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品类目前市场占有率依然较低,表现平平,而多元化进程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格力电器的长期发展潜力。
随着“恒信”系列公司把格力网批系统在全国零售商中逐步铺开,格力过去由核心代理商支撑的渠道模式将成为历史,更扁平化(弱化代理、强化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将取而代之。格力电器把销售渠道中代理商环节的利润逐步收归上市公司。
格力的现状像是一面镜子,“只靠单品”的时代正在过去。而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的路径,则像是行业未来的两条坐标轴。它们的交集,或许就是家电业下一个十年的增长故事。
无论是国内市场的结构升级,还是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深耕,本质都是价值战的深化。这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成本控制转向需求洞察与技术沉淀。家电业的下半场,拼的不再是规模扩张的速度,而是存量做精的深度与海外做透的广度——这既是三巨头分化的底层逻辑,也是整个行业穿越周期的必然选择。
白电三巨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先后发布2025年半年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元化战略与海外市场拓展成为发展的关键方向。
“白电三巨头”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先后发布2025年半年报。
“这段时间,跟团队一起讨论大家电未来5年的战略,再次明确了2030年进入大家电头部品牌的目标,空调业务做到中国市场前二。”卢伟冰表示。
这位格力高管呼吁卢伟冰:“下次转发微博前,若能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多核实一下内容的真伪,想必会让您传递的信息更有价值。毕竟,制造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行业里少一些虚假的转发,多一分踏实与清朗。”
美的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的增长,更能引导中国家电向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样本。
此前有数据称,小米空调线上销量已超越格力,卢伟冰转发了这个消息,而随后格力高管朱磊发布的数据显示格力远远超过小米。
8月25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磊Gree 再次发文谈近日空调销量排名争议。
据了解,格力电器一直有给股东分红的传统,而小米自上市以来并未进行过分红。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她强调股民利益的最大化,并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格力的分红政策。她认为,格力为电器股民创造了最大化的价值,而小米则未能给予股民应有的回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真正撼动空调行业固化的市场格局,小米仍需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线下渠道的建设,而这些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一则关于小米空调销量的消息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广泛争议,两种不同数据和不同声音,各执一词。在隔空交锋之间,揭示出了当前空调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公开消息显示,格力电器品牌官方服务公众账号“董明珠健康家”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
格力电器与闻泰科技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格力电器通过增资合肥中闻金泰和珠海融林,斥资30亿元助力闻泰科技收购半导体巨头安世集团,持股比例一度达到12.33%。这一举动被视为格力电器进军芯片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
这场交锋将双方拖入“资质真伪”与“数据价值”的缠斗,却鲜少触及核心问题:如何解决投诉背后的用户体验裂缝?
“消费保”进一步表示,其平台上展示的所有投诉数据均为消费者真实提交的信息,具备客观真实性。同时,“消费保”呼吁格力正视消费者的反馈,认为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能够妥善处理投诉,而不是回避或否认问题的存在。
三巨头的头部地位仍将稳固,但内部座次调整将成为常态。三巨头之间的较量,已升级为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全球化布局的全方位竞争。那些能同时驾驭硬件创新与场景生态的企业,将在未来五年继续主导市场。
7月4日,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发布微博表示:“董明珠的影响力不来自于财富,来自于她所创造的财富。”疑似是近日关于《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的回应。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需要特别大的耐心和信念。曾经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面是一个山寨大王的形象,但我们应该让世界对中国制造改变这种印象。"
近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1枚“格力真火”商标,国际分类为灯具空调,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传统家电巨头们面临选择:是像海尔那样拥抱竞争,如美的那样贴身肉搏,还是如格力般筑起防线。无论选择哪条路,这场由小米掀起的行业变革浪潮,已经让平静多年的家电江湖风起云涌。
实际上,尽管格力与小米市场份额仍有较大距离,但外界对双方的“恩怨”显然更为关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场合将矛头直指小米,如疑似指责小米偷技术,挖人,并“内涵”雷军将自己包装成科技领导者;更在临时股东大会上为强调格力造车实力,谈及让雷军陷入争议的小米汽车事故。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在线上渠道市占率实现了5.42%的增长,格力线上渠道市占率则同比下降2.14%,显然小米“抢走”了格力的市场份额。在今年“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首店开业仪式上,董明珠直指某些企业以低价竞争,并指出这些企业存在偷窃技术、挖角人才的行为,表面上装扮成科技领导者,声称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外界认为这是在暗讽小米。此外,在产品定价方面,格力也下调了其1.5匹空调至“国补”后约1900元,刷新价格新低。
科技视频平台ZEALER创始人、前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王自如在网络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宣布在AI领域二次创业,并回应了关于“为什么离开ZEALER、为什么离开格力、为什么要在采访中说虎狼之词、以及为什么要选择AI”等焦点话题。
日前,“白电三巨头”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相继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均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此外,格力电器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1—3月营收同比增长14.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29%。
2024年,格力电器在多元化方面发力,将各地格力电器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财报表示,其围绕“好电器格力造”的产品战略,实现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热水器、环境电器及医美等系列产品全覆盖,产品定位健康化、智能化及个性化,并实施套系化布局。
不过,在海外市场方面,分析人士认为,日前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超出预期,或将会导致全球市场波动加剧,在3月最新公布的经济预测报告中,经合组织(OECD)下调了全球经济展望,并且警告称更广泛的贸易冲突将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具体来看,OECD分别下调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0.2和0.3个百分点至3.1%和3.0%。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必须要做好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的挑战。
站在时代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家们需要重新理解“网红”二字的内涵。它不是镁光灯下的个人秀场,而是品牌人格化的具象载体;不是短期炒作的流量密码,而是长期经营的用户关系。当褪去“爹味”说教的外衣,放下数据焦虑的执念,那些回归产品初心的真诚对话,终将在用户心中沉淀为真正的品牌资产。毕竟,商业世界里最动人的故事,永远诞生于对消费者保持敬畏的土壤之中。
董明珠表示,未来要在全国开设10000家“董明珠健康家”,但是门店需要达到几个标准,首先达到格力的门店标准,其次是软件标准,以及质量得到别人的认可。董明珠还表示,开设 “董明珠健康家” 门店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格力的多元化产品和健康理念。格力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健康的家电产品。
围绕“董明珠健康家”的短期争议或许难免,但格力电器显然希望借助董明珠的流量光环,在智能家居赛道中跑出加速度。而这场转型能否成功,最终仍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健康家”买单,以及渠道体系能否真正跨越“空调依赖症”。
投资者普遍认为,格力作为成熟品牌,其价值不应过度依赖个人IP。更名可能导致消费者认知成本增加,需先识别“董明珠健康家”再关联格力,反而削弱品牌直接影响力。董明珠现年70岁,其退休后的品牌延续性成为焦点。若未来接班人无法延续其IP,格力可能面临品牌认同危机。
格力电器专卖店全国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有四川格力电器热线人员回应称:“对,全国都在进行更名。”不过对于更名速度及具体流程等信息,相关人员表示暂不知晓。
有家电人士认为,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转型,而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根据林世伟的说法,在他看来,小米的大家电相对来说份额还是较低的,还处于提升阶段。“所以我觉得第一,我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提升潜力。第二就是我们还是在看海外的机会。海外的大家电机会我们还没有开始开拓,这个也会对我们大家电业务带来更多的增长。”林世伟称。
来自互联网的跨界竞争者,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当前,家电业运营越来越注重‘以用户为中心’。把用户需求作为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成为市场赢家。”丁少将分析认为,对家电业发展来说,未来专利技术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同样重要,“先行者”与“新势力”各有所长,彼此间应相互借鉴与学习。
小米和格力频繁“开战”的背后,代表的或许是家电新老势力的交锋。
在一档名为《珍知酌见》的栏目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节目中表示,小米最近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50万,董明珠非常自信地说:“我可以说格力是世界最好的空调,我们有十几万项的专利”。
从目前来看,格力电器的多元化业务仍没有在财报中有较好的体现。不过可喜的变化也在发生中。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格力空调内销出货量降低20.3%,外销出货量则增长42.5%。国投证券分析称,今年三季度,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空调需求旺盛,格力空调外销或呈现较高增速;后续,新兴市场空调成长空间广阔,空调外销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据京东家电竞速榜,从10月14日至10月30日,格力在空调销售中居首位,海信旗下容声在冰箱销售中居第三位。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随着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深入落地实施,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国内家电市场的销售和出货将会明显变好。
华福证券指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发力,看好下半年内需复苏,建议关注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董明珠介绍,格力电器渠道变革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基本到位,下一步在细节落地。渠道变革还要进一步完善。而在王自如离职之后,接替其职能的卢陆群也进一步走向台前,成为了格力渠道改革新的代言人。
此外,特斯拉国内工厂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绝大多数在长三角区域,其中底盘系统供应商有数家宁波企业。特斯拉开辟上海临港超级工厂,也是基于供应链处于长三角位置所作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