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具备面板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更有能力挽救松下电视。若收购方能有效整合松下技术并优化成本结构,或可挖掘其品牌与技术潜力。
日本知名品牌松下宣布重大重组计划,松下控股将解散其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受重组计划消息影响,松下控股股价飙升15%,创下2014年2月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
此外,为了重回美国市场,适应美国的需求,松下选择接入亚马逊的 Fire TV操作系统,借此切入亚马逊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松下表示,2024 款机型将通过亚马逊、Costco 和其他经销商在美国发售,将与 LG、索尼和三星的 OLED 机型直接竞争。
广东省家电商会秘书长 吴娟美:今年1月份中国日本商会的会员企业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超过半数的在华日本企业,在2023年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超过10%的受访企业也表示,2024年以及未来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市场,或者是三大重要市场之一。
不过,松下并非没有杀手锏。松下正试图模仿其在日本的PanaHome模式,即包揽从建筑工程到主要家电的全屋家装业务。不过该业务还没有进入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其在中国的商业价值与可行性还有待观察。
在此之前,已经有海外车企与家电企业达成类似合作的先例。据IT之家今年初报道,三星宣布与特斯拉、现代汽车展开智能家居合作。例如,将三星的 SmartThings 与现代起亚的联网汽车(包括电动汽车)连接起来,开发“家到车”和“车到家”服务以及综合家庭能源管理服务。通过 SmartThings 平台,用户在家中将能够执行与汽车相关的各种操作 —— 启动汽车、控制智能空调、打开和关闭车窗以及检查充电状态。用户还可以通过汽车控制电视、空调和汽车充电器等家用电器。
三个板块也基于中国市场本身出现的变化而生。第一个板块服务于中国老龄化居家康养的需求,第二个板块则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的发展,第三个板块与智能制造的政策导向相关。一系列调整后,松下在华业务也连续两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无法摆脱战后复兴的制造业神话,沉溺于过去技术进步带来的辉煌,让日本制造业仿佛逐渐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当中。
经查实,主播在直播间讲述的某飞某浦、某朗某博分别是飞利浦、博朗。当事人的行为违反广告法,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松下从 2006 年开始生产 LCD 面板,姬路工厂于 2010 年开始为电视机生产面板。但随着与韩国和中国制造商的价格竞争加剧,其盈利能力下降。该公司将生产集中在姬路,并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用显示屏,但在 2019 年决定关闭工厂,并将其 LCD 业务缩减到仅销售库存产品。由于平板显示业务的低迷,松下在 2011 财年和 2012 财年出现亏损,被视为过度投资的象征。EV 电池是一个增长领域,但也是一个投资竞争激烈的领域,需要面对来自中国和韩国公司的挑战。
目前松下空调广州公司已经与小米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松下看好为小米代工的前景,并表示有望因此扩大中国工厂的产能。
松下空调的撤离是福是祸,未来家电网将持续关注。
报道称,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松下空调,除了最顶级型号外,约 9 成是在松下广州工厂生产。但从 2023 年起,松下的高端空调将悉数在日本本土生产。
记者咨询相关法律人士表示,此次属于股权转让纠纷,相关部门可应依法依规重新审视各个环节。处理纠纷,法律和规则是最好的尺子。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松下计划在3年内投资超500亿日元(约合3.75亿美元),扩大在中国的生产。松下在浙江的新家电厂将于2024年投产,这将是19年来松下在华新开设的首座家电工厂,将年产价值20亿元的微波炉、电饭煲和其他小型厨房用电器。
根据过程中掌握的证据材料,格兰仕认为扬子江公司存在涉嫌向合资公司外方股东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系列异常行为。
对于此次事件,南都湾财社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上海扬子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发稿为止,均未能取得直接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空调是其除了彩电品类之外,市场竞争力最弱的家电品类。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以销售额计算,2022年松下在冰箱、洗衣机、干衣机的线下份额分别为3.67%、9.76%、11.11%,表现不俗。
日本松下电器集团代表董事、总裁楠见雄规24日在东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在中国发展我们的业务”。
在4680电池量产方面,业内普遍认为尚有“技术瓶颈”。国内某动力电池厂商人士告诉记者,4680电池之所以难产,是受制于干式电极制造工艺。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松下在全球拥有8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其中5个在日本,3个在海外。近日,有消息指出,松下正考虑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工厂。
松下在日本Wakayama工厂尝试运营4680生产线,而特斯拉已开始生产4680电池。埃隆·马斯克说这是提高电动汽车性价比的关键,不过特斯拉的4680电池至今没有达到生产和性能目标。
据博主 @独立摄影师联合会 消息,有爆料称国内部分经销商已开始执行上述镜头降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徐梅认为,日本企业轻易不会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其重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地位一时难被取代,如同韩国贸易协会(KITA)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一项政策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工资上涨、中美贸易摩擦等情况下,韩国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应考虑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在中高端制造业以及市场容量等方面,中国完全不可替代。
松下停产蓝光刻录碟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许不久的将来,蓝光播放器也会和DVD播放器一样,逐渐离开我们的视线,成为我们美好回忆。
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公司将于2023年6月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饭煲。面向日本国内的生产主要在松下加东工厂展开,但由于预计市场萎缩,今后将把生产移交给中国工厂,加东工厂则转向其他业务。松下考虑将约500名员工中的约100名正式工转岗至集团旗下其他工厂。
松下计划在广东的一座美容电器厂新建一个侧楼,并将扩建位于该省的一家空调厂。此外,松下在浙江的新家电厂将于2024年投产,这将是19年来松下在华新开设的首座家电工厂
在搬迁完成后,原来负责生产电饭煲的日本兵库县加东工厂将改为再生树脂生产基地,位于神户市的研发中心会继续保留,而其他低端型号的生产线设在印度。
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公司将于2023年6月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饭煲。面向日本国内的生产主要在松下加东工厂展开,但由于预计市场萎缩,今后将把生产移交给中国工厂,加东工厂则转向其他业务。松下考虑将约500名员工中的约100名正式工转岗至集团旗下其他工厂。
本间哲朗表示:“中国市场的商品功能和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这个市场有大量企业诞生,同时又有大量企业被淘汰,不应该忽略的一个现实是,这个市场不断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如果不能在中国市场取得胜利,就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知情人士表示,松下考虑在俄克拉荷马州建厂,但不保证会达成协议。今年7月,松下曾表示将斥资40亿美元在美国堪萨斯州德索托建造一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工厂。松下目前与特斯拉联合运营后者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
格力空调内压缩机是松下牌,这是否违背了格力一直以来宣传的“中国造”口号,对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呢?
面对车载蓄电池等新领域,松下这只从“陨石”打击下幸存的“恐龙”,是否还能适应当下的新商业环境,还需要再继续观察。
松下电器7月20日表示,将从8月起分阶段提高多种家用电器的价格,涨价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飙升、日元走软以及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采购半导体和其他部件的成本上升。
松下公司此前宣布,希望在2028财年之前将其电动车电池产能提高两倍以上。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称,松下电动汽车在堪萨斯州的工厂主要为特斯拉服务,但不限于该公司,同时松下计划研发下一代电池组件。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戴森在2012年进入吸尘器市场后,就先后对小狗、科沃斯、追觅等多家国内吸尘器企业发起诉讼官司,虽然最后未必一定是戴森胜诉,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带来影响,本次戴森对松下吹风机的诉讼和戴森进入中国吸尘器市场的策略如出一辙。”
戴森(Dyson)表示将对松下(Panasonic)提起诉讼,理由是松下旗下的吹风机广告声称对头发有好处,涉嫌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戴森表示,已向东京地方法院提交一项独立研究结果。
松下为什么要在今年突然要打造新品牌?原本的品牌“Panasonic”出了什么事?或许我们能从近年来松下家电在中国市场的近况中找到答案。
当前,松下已与特斯拉在内华达州联合运营了一家电池工厂。该工厂最初的产能为每年35千兆瓦时,松下投资约2000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此后,该工厂又进行了额外的投资,目前的产能约为每年39千兆瓦时。而新工厂的规模可能与此相当。
日本松下控股(HD)18日透露称,本年度内将试验引进“选择性一周三休制”,有此意愿的员工能以一周休息3天的方式工作。承担非一线工作的旗下企业等日本国内约5000人为对象,将来还考虑扩大到其他业务公司。
松下一度是中国企业家上学时案例教学的常客,但是面对中韩企业的崛起、疫情的打击,这个百年企业也要面临改革。
据多家媒体报道,这款洗衣机器人,以仿真人工压洗方式,能够针对内衣、毛衣等需要手洗的衣物,采用独创的气囊按压方式对衣物进行无损伤洗涤。
新电池将使特斯拉电动汽车成为世界上“每千瓦时续航里程最长”的汽车之一,与中韩电池制造商的产品不相上下。鉴于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可以续航更远,松下预计,人们向电动汽车的转移速度将会加快。为此,松下决定在电池开发方面投入巨资。
松下发布的VR头显“MeganeX”采用高清有机EL(又称OLED)屏幕。据称重量控制在230克以下,售价不到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500元)。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松下公司大幅缩小电视机业务,自主生产仅保留高端机型等约100万台,为高峰期的5%;最近也与中国家电厂商TCL签署了生产外包协议。日系彩电时代连同一代人的回忆,正逐渐走向落幕。
日本的传统制造企业正在逐步剥离家电及消费电子业务,他们在往产业链条的上游走,这是一种经营理念的改变。过去日本企业追求的是世界第一,而现在追求的是世界‘唯一’,即加大了在核心技术上的追求而不是对整机市场占有率的争夺。
报道称,将大部分的制造外包之后,1952年就进入电视机市场的松下,自制高端电视的数量将降到每年约100万台,这只有电视产量最高峰的5%。未来松下电视自行生产的比率将腰斩至大约30%。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寡头将会固化面板行业利益格局,提高行业进入门槛,不利于新的创业者和新的科技突破,这对于急需提高自身面板技术优势的中国面板行业似乎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国内对于新产线的布局已经放缓,目前量产的高世代线还是至少2年以前就已经规划的产线。目前,中国龙头面板厂商主要在8.5代以上的高世代液晶产线上进行布局,国内多条LCD高世代产线已实现量产,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在2020-2021年还分别投产了10.5代线和11代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