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8.49, 0.00, 0.00%)日前发布研报称,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的可能性仍然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为相关供应链的材料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看好苹果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在手机领域的行业引领作用。苹果通过引入创新性的技术,以求解决折痕和易碎问题,苹果折叠屏的技术升级推动直接相关材料发展,推荐蚀刻件提供商、碳纤维支撑件供应商、UTG玻璃供应商。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可折叠手机的铰链都是由美国安费诺(Amphenol)公司和三星公司制造的,这两家公司目前的铰链厚度为 2.83-2.84 毫米。
该公司声称,这种铰链在耐用性、折痕深度、易操作性和设备对折时的手感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驱动机制,可将手机折叠后的厚度减少到 9 毫米以下。
另外,DSCC指出,京东方将在第四季度扩大对华为、荣耀、OPPO等大陆智能手机制造商的供应,市场占有率将超过三星显示。三星显示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下降到35%左右,而京东方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上升到40%左右。
“目前,折叠屏手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App应用与屏幕的适配问题。尤其是针对外屏和内屏的使用体验上,(与直屏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郭天翔说,但这却恰恰是苹果的长处。iPhone系列正是凭借iOS操作系统与硬件端的合力,开启了智能手机的全新时代。相信有苹果的加入,折叠屏手机软件生态建设将迈向新台阶。
三折叠屏手机兼具外折叠和内折叠形态,进一步扩张了屏幕尺寸,能够更好地与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面市场竞争,但是目前三折叠屏手机还不成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手机厂商更多的探索和创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立足。
你期望的智能手机是怎么样?不妨评论里和我们也唠上一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星折叠屏手机在中国市场就没有翻身的机会。”田婷指出,三星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的资金支持、独家的零件供应、全品类的产品线分布,这是任何一家国产厂商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三星而言,如果肯花更多心思,让品牌调性和产品思维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相信应该能开辟出一条制胜之路。
随着主流手机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新机,消费者有了更多“尝鲜”选择。但目前来看,折叠屏手机还存在价格偏高、电池续航能力较弱、屏幕折痕较明显、重量大等问题,手机厂商们还需持续投入,加大创新力度,将其一一解决。
折叠屏市场在2022年第四季度停滞不前,部分原因是iPhone 14的发布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此外,新进入者如谷歌,以及现有手机品牌商们带来更多多样化产品的市场,如Oppo Find N2 和 Find N2 Flip,这将增加市场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并使价格下降。DSCC认为,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将有33%的增长,达到1700万台规模。此外,其他品牌预计将在2023年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之所以目前折叠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仍然偏小,一方面是售价仍然处于中高档价位,另一方面是折叠屏的寿命和用户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一些身边使用折叠手机的用户,其折叠手机的屏幕在多次使用之后,打开时会有明显的折痕。正因如此,华为在11月2日晚发布Pocket S时强调,已通过40万次折叠测试。
但宝来高科却对折叠屏电脑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基于折叠显示屏及其他整机配套产品制作成本较高、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度有待培养等因素,折叠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目前尚不具备成为未来发展主流的条件。”
从系统角度来看,如果安卓系统不在分屏方面加大优化力度,5G时代的操作系统也许会重新洗牌。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出现更为优秀的适配5G场景的系统,如华为的鸿蒙,另外,中兴也在打造适配5G时代的操作系统。因此,在系统上不会存在选择性不足的问题。
一个是“手机变平板”,一个是“手机变零钱包”,两种不同折叠设计思路的手机,选在了前后两天发布。两天内接连两款机型在华面世,5G可折叠手机的“春天”就要来了吗?
在联合操作模式下,图像可以跨设备屏幕显示,各个设备中的扬声器可以用于播放音乐的不同信道,不同设备中的相机和传感器可以彼此协作使用,并且可以共享其他资源。
正如此前全面屏方案在智能手机上的逐步成熟,这些技术和供应问题得以解决后,折叠屏手机或将有望迎来进一步的爆发。
如果说2019年是可折叠手机元年,那么2020年就是确定可折叠手机屏幕到底是一个潜在的未来还是一个像3D显示器一样注定被遗忘的噱头的一年。
折叠屏手机市场尚未启动,已是群雄逐鹿,市场也呈现出巨大的需求。2020年,随着更多手机品牌的加入,可折叠屏手机市场量级必将进一步扩大,而价格也会随之下行。
除了华为外,其他手机厂商也都在跟进折叠屏手机。据悉,小米、OPPO、vivo、一加等手机厂商都有意推出折叠屏手机,并且相应的方案都已经在准备中,而三星和华为则是安卓阵营中最超前的,他们正在尝试更多形态的折叠屏手机。
相比其他形态的手机来说,目前折叠屏手机问题还比较多。比如已经上市的Galaxy Fold,虽然经过三星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后,但依然存在质量问题,比如褶皱非常严重。
与三星和苹果 每季度数千万部的手机销量相比,100万只是个小数字。然而对于一款价格如此昂贵,并且性能未得到证明的产品来说,这仍然令人惊讶。
根据华为官方晒出的维修公告来看,Mate X的塑料膜被拆或者封口贴有撕开痕迹均视为已经拆封,同时用户不要去除自带的保护膜,请勿在-5摄氏度及低于该温度的环境下弯折手机。
有人说,折叠屏手机是手机厂商的“自嗨”,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或许确实有这种成分在内,但不能完全代表手机厂商的意图。
从“电子快消品”到“电子奢侈品”甚至“电子硬通货”,折叠屏手机目前跟那些珍玩、古物或者未开封的美酒的相似之处至少有两点:价值独特、数量稀缺。
早在2014年,苹果就收购MicroLED显示器制造商LuxVue,这意味着,苹果从2014年开始就在研究能够用于可折叠iPhone的柔性OLED屏幕。
据报道,三星暂未公开新款产品名称、上市时间、价格等具体信息。彭博社上月曾报道,三星电子将推出比Galaxy Fold低廉轻薄的可折叠手机。
而折叠屏手机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技术问题未解决。资深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认为,折叠屏手机的技术压力非常大,以前智能手机所有相关的技术都是针对平板手机的,而一旦应用到折叠屏手机上,很多融合或者匹配的技术还不具备,尚且存在疑问。
华为今年2月初发布了Mate X,但是上市却一直拖到了现在。
三星Galaxy Fold 5G已登陆三星韩国官网。三星Galaxy Fold 5G折叠手机采用7.3英寸Infinity Flex显示器,比例为21:9,还有一块4.6英寸的副屏,售价239.8韩元(约合人民币14335.4元)。
三星第一款折叠屏手机还没正式上架。第二款折叠屏手机已经有了动静。据彭博社9月4日报道,三星电子正准备于明年初推出其第二款折叠屏手机。
当下,折叠屏技术并不算完全成熟,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也有待突破,这也是众多厂商不断打磨产品的原因。时隔四个月再度推出的三星Galaxy Fold是否攻克了技术难点,是赶鸭子上架,还是彻底解决了屏幕破裂、闪屏等问题,暂时还无从得知。
三星对中国市场采取的地域性歧视、对发生在中国的Note 7爆炸推卸责任,称是竞争对手在操纵,污蔑消费者是为了赔偿。同时,三星在经销商会议上要求中国区高管下跪等一系列言行,进一步刺激了三星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今年则可视为折叠屏元年。预计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用户就能陆续看到一些折叠产品的上市,明年将是折叠机小爆发增长的一年。
三星称正在进行最终的产品测试,确保Galaxy Fold从9月起在特定的市场上对消费者开放。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的任何一款成熟的可折叠屏幕手机产品实现商业化,但这类产品最终出现在消费者手中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尽管到时我们看到的设计可能会比现在更实用一些。
目前国际上对柔性电子材料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从传统的无机材料转向有机材料,比如将高分子材料、有机半导体用于柔性电子材料。另一种思路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相结合,使用所谓的混合材料来研发柔性电子技术。
折叠电视和折叠手机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没有硬件高度整合的诉求。所以折叠屏电视屏幕做的再大,也不会存在臃肿感。折叠屏电视在大屏和画质之间做了非常高度的整合,将是高端电视市场的另一新宠。
理想的可折叠屏幕需要足够厚,使得屏幕强度够高;但同时也要足够薄,从而能够反复折叠且不需要很大的力量。
对于即将到来的5G手机,消费者还是有一些热情的。广州的一位用户称,他会购买一部5G手机,因为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更好的互联网系统,允许人们做更多的事情,包括流媒体视频服务。
此前,折叠手机产业异常热闹。三星、华为、柔宇都在折叠手机的首发权上志在必得,甚至海信、TCL等家电厂家也都宣布了自家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布局计划。然而近日,多个国内外科技媒体发布三星可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测评视频,指出手机存在折痕等问题。
无论京东方还是维信诺,都呼吁中国企业紧密合作。维信诺副总裁黄秀颀去年曾表示,柔性OLED显示需要电路、基板等相关配件支持,维信诺正与上下游厂商一起,构建柔性显示产业生态。
记者注意到,对于小米双折叠手机,微博认证为小米公司产品总监的王腾介绍称:“很多家都在做折叠形态的预研,我们做的是外折双折的方式,外折本身比内折难度要高,双折就是难度double。选择双折的方式可以让手机无论折叠还是打开状态都能正常使用。样机挺酷的,不过还有很多难点需要继续攻克。”
小米在回应中称,小米双折叠手机是小米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这款手机的柔性折叠屏本身是小米和供应链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成果。而且折叠手机的柔性折叠屏幕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组件,但屏幕之外同样还涉及结构、堆叠、元器件定制、交互设计、系统适配等诸多关键创新领域。而在小米双折叠手机中,上述方面都是小米自主创新研发的结果。
据报道,三星可能会在第一年生产至少100万部折叠手机,也有可能根据市场反应增加产量。该公司还准备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而华为显然会将折叠手机归入Mate系列,所以肯定会采用顶尖配置。
三星曾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23%,近几年份额有一定下滑,其正试图以多层次市场战略快速复苏中国市场,弥补中低端市场短板,并在高端、超高端市场扩大领地。一般来说,高端机型主打品牌效应,建立市场势能,中低端机型占据更多的用户群体,承接市场势能,带动规模销售。
遗憾的是,LG仅仅公布了双屏手机的专利,并没有真正的产品问世。所以想要购买到这类型的产品,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本文谈到的折叠手机,基本就属于一种过度设计,普通消费者要想追求更大的屏幕,可以直接选择大屏手机或者干脆使用平板电脑即可,犯不上一定要选择折叠手机。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可折叠手机,基本上都是两种产品形态的组合,要么是手表和手机的组合,要么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组合。
手机产品旅日变化,当所有厂商都纷纷走过全面屏后,中兴款折叠手机可以说确实与众不同,但是关于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