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高管说:“这对手机厂商的市场战略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不论外界认为苹果只是在微创新或是挤牙膏,其2022年的表现依然稳健。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PC出货量年同比微幅下降3%,同比持平。而苹果以摒弃x86架构厂商为代价,接连抢得市场份额,并在2022年下半年及全年分别录得两位数及9.4%的市场份额。凭借基于Arm的M系列,苹果安然度过了2022年消费和商用终端的衰退周期。
目前,整机、芯片、面板企业均在缩减产能,这是在行业寒冬中度过危机的方式之一。同时,加强库存管理、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并抓住折叠屏、汽车智联等新兴产业风口,以实现差异化产品布局,跨界正在成为手机行业的新趋势。
近日,华为、vivo、OPPO等手机厂商纷纷行动,优化专为老年人设置的系统模式,百度、阿里、滴滴等互联网公司也在App中增设相应功能,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服务。
某种角度上说,手机的制造生产是保证手机安全的第一道关卡或者说源头,对于源头上的“污染”必须全力阻击。
“所以电视并不是没有任何需求,屏幕越来越大的需求一直存在,OLED、透明屏等都可能成为催生电视换机的因素。只是相比手机而言,电视的确换机周期会更长一些。”他续称,虽然目前看来电视品类在全球部分区域的需求总量有降低态势,但整体而言,电视并不算是一个失落的品类。
除了智能电视,手机厂商也在扩充更多智能设备产品线,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构建尽可能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给用户带来更好智能生活体验同时,也能够在万物互融的智能时代提升竞争力,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更加重要。
而oppo也成为继小米、华为荣耀、一加、诺基亚后,又一新入局电视市场的手机厂商。电视市场引入了新的活力,却也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ZNDS智能电视网也将持续关注oppo电视的最新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此次重返CES把重点发在了隐私保护的话题上。“苹果对隐私的定义是用户全权掌控,将如何使用数据的决定权交给用户。我们非常重视通过设计保护隐私(Privacy by Design)。”苹果隐私高级总监Jane Horvath在活动现场如此说道。
受5G影响,手机市场有回暖迹象。市场研究及咨询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5%,但环比增长3%,相比前两季度有所缓和。
据IDC统计,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1.42亿部,功能手机出货量1.81亿部,两者合计3.23亿部,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芯片厂商的技术突破,安卓系手机厂商推出的TWS耳机已逐步克服蓝牙连接、功耗问题,产品价格下沉至千元以下。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厂家入局。
TWS目前主要替代传统有线耳机,配合智能手机使用。由于TWS耳机和手机具有强绑定特点,手机品牌厂商的TWS耳机将迎来更大市场。
那些刚刚涉足芯片研发的手机厂商,算是这个行业的后来者,在相关战略布局上可能会略显滞后。不过,开始总比没有要好,且这些企业本身具备一定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因此从总体来看,刚入局的手机厂商短期内虽然“造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造芯”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不同于目前已经十分成熟的4G,厂商们在5G技术和资金储备、产品节奏把控等方面的前瞻性,无疑将影响到未来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对中小规模厂商来说,试错成本将更高。
在进入到了时代,以手机为入口,就可以实现家中电子设备的全场景覆盖,实现互联互通。而电视作为家中客厅最重要的电器,自然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了中枢的作用,所以它也正在迅速激发出自己全新的活力。这也是各大手机厂商进入到电视领域的另一个契机。
手机厂商开辟新航道,跨界做电视,是对未来饱和手机市场的一种自救,同时也是对萎靡不振的电视市场注入新的力量,更是对于未来智能家庭生态链竞争的布局之路,可谓是一箭三雕。
智能电视正在朝着高技术、高智能的方向发展,场景的延伸、大屏社交生态的打造、AI互动等等都是未来智能电视的功能。以其作为交互入口,做到与家居设备智能互联,将极大影响着未来的家庭生活。因此手机厂商也希望从智能电视入手,进而抢占其他智能家居的控制权。
有研究指出,当手机电量不足50%的时候,人就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当电量低于20%的时候,就会变得紧张焦虑;当电量低于10%的时候,则会变得焦灼急躁。
电视诞生至今一个世纪起起伏伏,凝聚了时代变迁和客厅演变。时光流转,这个千家万户曾经的娱乐中心,因为5G、IOT物联网等新技术,迎来新的颠覆。
往年经验来看,通讯技术的迭代或许对部分厂商来说,意味着新一轮洗牌的开启,这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但5G对于研发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巨大需求,也意味着留给小品牌的机会窗口并不大。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厂商每走错一步都可能会让自身陷入困境。比如小米在2015年没有完成预期销量,又在2016年国内销量大降36%。幸好最后雷军又主抓手机业务,才熬了过来。
但在国产头部手机品牌近年来也相继大举出征海外的进程之下,这些厂商的下一步将怎么走?面对包括5G和AI在内的新技术趋势之下,他们将如何以相对弱势的研发资源以推动技术迭代步伐?
目前,国内厂商能够独力研发5G移动芯片的手机厂商,目前仅有华为一家,集邦咨询拓墣产业研究院方面认为华为的优势在于,华为本身是电信设备制造商,所以在互通性测试(电信设备与手机的连线)上,相较于其他手机厂商来说,更具竞争优势,不过,所投入的研发成本与资源也相当庞大。
在物联网的产业链中,无论是组件厂商,还是运营厂商、应用厂商,上下游的企业敏锐地感知到物联网的巨大前景。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中最贴合消费者的场景,已经成为一大批智能硬件厂商的新战场。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在内的手机厂商正在以进军电视为第一步,迈向物联网世界。
未来几年,由于联网、智能的持续演进,硬件和硬件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黑电、白电、通信和安防等领域壁垒正在逐步打破,这样的渗透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因此,不排除更多厂商进入黑电领域。
这也符合国内市场当前日益固化的市场格局——华为(含荣耀)、OPPO、vivo、苹果、小米把持住市场前五,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三月份与手机相关的活动多达12场,包括华为、三星、vivo、OPPO、联想、努比亚等都参加了。
今年年初微信公开课PRO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微信小程序日使用用户数突破了1.7亿。当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之际,小程序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分发平台。
层出不穷的用户隐私遭曝光的消息,以及频频发生的网络勒索问题已让人们无法忽视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含有大量个人信息的手机。
虽说刘海全面屏已成趋势,但屏幕背后存在的诸多软件优化问题值得手机厂商深思,这一点从iPhone X的使用体验上就能看出。
李开新表示,过去的2017年是手机行业跌宕起伏的一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多极分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最近消息显示,乐视香港已经申请自动清盘,原本拥有的英超独家转播权也将拱手让人。如今的乐视,真可以用“风雨飘摇”四个字来形容了。
截至10月末排名前五的华为、小米、苹果、vivo、OPPO已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91%的份额,甚至连国际大佬三星,都已被挤出了前五位置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手机市场的竞争在硬件方面要实现突破已经越来越困难,通过AI来实现物联网的连接和语音智能的交互正成为未来竞争的新焦点。
Canalys分析师认为,印度国内对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需求日益增长,这将有助于长期专注于低端市场的小米在未来几个季度超越三星。
他指出,过往,行业观察家们总是强调小米存在专利储备不足的问题。“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专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在iPhoneX缺席的这个月,纵观手机市场上的旗舰机型,大多数与全面屏相关,以至于流传出“现在不是全面屏,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式的调侃。
苹果以10%的占有率而在今年第二季度位居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老二地位,不过该公司销售的大部分仍然是旧机型。
差异化是手机厂商的必由之路,而全面屏正是设计差异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为数不多的被用户和市场认可的创新。
我们也看到包括360、荣耀在内的一些品牌,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重新发力千元机市场,用更好品质的产品、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去俘获市场。
Mix 发布以后媒体立即“认祖归宗”,指出全面屏的老祖宗其实是夏普。但夏普刚刚推出最早的全面屏手机的时候,他并没有生造一个概念,而是简单的说自己属于超窄边框。
HTC是一个典型,在其巅峰时刻,并未及时补齐其自身在工业设计、研发、供应链与专利等各方面的短板,导致迅速被其他厂商赶超。
21秒销售额破千万,虽然是中低端机型,坚果Pro却是锤子最成功的手机。近期消息,锤子已经拿到10亿融资,连资本市场都相信锤子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但厂商们也需要明白玩颜色大战所带来的负效应,使用色彩营销的一个负面效应可能是使得品牌标识变得模糊。
曾几何时,苹果手机是手机中的“贵族”,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关注点放在“苹果之上,Vertu之下”的轻奢手机市场。
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近日公布了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总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小米无缘前五。
相对于大尺寸OLED,中小尺寸OLED在良率、量产上都更为成熟。凭借着柔性、轻薄、高色域等特质,OLED成为手机显示技术换代的首选,也成为众多高端手机的标配。
我们发现当前的手机市场越来越少听见小米的声音,性价比这三个字目前来看更像是一个过气的名词,各大厂商几乎都在想着跟这三个字脱离关系。
事实上,手机厂商不允许用户卸载预装软件的做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应用软件行业竞争等层面来看,可能涉嫌三大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