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价格经历了去年的快速下跌后,已经跌破面板厂的成本线,对于行业健康来说是不利的,也不是彩电企业所期望的。同时,持续下降的面板价格也不利于彩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进入2019年以来,彩电行业掀起了一股显示技术潮,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彩电市场的主流显示技术为LCD技术与OLED技术,开始逐渐显现出LCD屏逐渐被挤压、OLED屏日渐流行的格局。
彩电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已经步入成熟期,像海信、创维等传统电视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壁垒,新品牌试图通过新概念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这些概念也很快被传统品牌吸收,融合于自己的产品中,更何况在这些新品牌在宣布入局前,不少传统品牌就已推出了针对智慧家居场景的彩电产品,普通消费者往往很难辨别其中的差异点。
相较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电视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三人以上同时通过一个屏幕进行观看。在中国单身人数不断上涨的当下,电视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智能化是彩电厂商最早的转型方向。如今在所有智慧家电中,电视是最成熟的品类。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2018年智能电视在彩电行业的销量渗透率已经达到89%,预计2019年将进一步增长到93%。
目前彩电行业处境艰难既有外部市场原因,更多是内部原因。未来电视毋庸置疑仍然是家庭显示核心设备,且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融合性会越来越强。
对于苹果来说,如果无法在中国市场取得像手机一样的成功,那么发展电视业务的可行性就需要慎重评估。
彩电市场如今已经进入稳定期,价格战已经不是增长的最有利武器。从双十一电视市场中不难看出,高端、个性化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产品特征。产品能否受到消费者认可,终究还是要看电视最重要的能力。也只有洞悉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痛点,才能真正找到撬动彩电市场的关键。
在价格战的主旋律下,第四季度彩电市场将继续承压前行,而根据历史数据,高端产品在促销节日的销量显著高于寻常日子,因此大尺寸和高端化产品将助力细分市场增长。
现阶段,对于中国彩电市场来说,传统液晶显示创新技术已经见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市场亟须转型。
罗永浩表示,一般说来,溢价能力最高的,和性价比最好的,都是顶尖的企业,剩下的大多是平庸的企业。当年日韩的产品杀到欧美时,欧美的笨蛋就表示“悲哀”。
新的风口来临,如何抓住5G,让电视从单品成为智慧家庭的控制枢纽成了各大厂商们的逐力点。在5G落地的关头,从传统家电企业创维、康佳、TCL、LG到互联网企业小米、乐视再到跨界而来的华为,纷纷在彩电领域出招。
小米现在的进攻手法,与之前风头正盛的乐视和前两年夏普的打法很相似,只要市场占有,而不计利润成本。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式营销,对于整个彩电业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回看风光过后留下一地鸡毛的乐视、微鲸、看尚等互联网电视的死法,很多人都在问:这种低价策略究竟能维持多久?
有彩电企业对华为的进入表示欢迎,认为华为高端的定位,有利于优化彩电产业链,提升电视的价值。不过,华为不是“救世主”,被视为下一个风口的物联网,能否拯救彩电业,也尚需观察。电视机的物联网价值如何实现,还是一道待解的方程式。
中怡康的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5.9%至711亿元。常东认为,中国彩电市场已经走向饱和,未来更大的成长空间在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康佳彩电业务的海外收入增幅达到30%~40%。受世界杯拉动,欧洲、拉美、非洲市场成为主要的增长区域。
国内彩电行业第二层次的品牌主要是长虹、康佳、海尔三个品牌。其中海尔近年来一直保持市场份额的缓慢提升;长虹和康佳则经历了经营业绩的较大调整。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OTT终端(智能电视及盒子)的保有量为2.13亿台,预计到2020年我国OTT大屏终端保有量将超过4亿。
实际上,瞄准这一目标的企业不在少数。知名电商京东正在通过大数据打造人工智能智慧家居,构建京东智能大屏产业联盟。
如果说十几年前中国电视机的“出海”主要靠制造,如今中国彩电企业在海外拼的则是技术和品牌,所以国产品牌要想在国外站稳脚跟,这两点是不可或缺的。
行业整体情况或更不容乐观,调研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彩电出货量大降逾10%,利润已跌破1%,持续进行了14个月之外的面板上涨,已成为彩电整机商们不能承受之重。
长虹通过引进、吸收德国“工业4.0”的优势经验和技术,建立彩电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未来成功打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长虹自身的整体制造能力,同时也将促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落地实施,为行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没有了政策补贴,市场需求被透支,加上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搅局”,行业整体低迷,销售业绩下滑,传统彩电企业或将遭遇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前不久公布的三季报数据也是如此,不只是海信出现了下滑,康佳今年1-9月份营收同比减少7.42%,前三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 益的净利润则是亏损2.8亿元
自互联网企业、传统家电厂商以及渠道商纷纷布局互联网电视产业之后,三大运营商也开始盯紧了这一潜力市场。
对此行业人士表示,家电业整体低迷现状,也给过去依靠政策“吃喝”的家电企业敲响了警钟。政策不能代替企业自身应尽本分,企业更不可过多依赖政策倾斜。
从目前来看,乐视模式尽管还远未到可以说成功的时候,但其电商销售渠道和低成本定价确实已经在市场上产生鲶鱼效应。
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售总量为996万台,同比下降8.1%。最终,下滑趋势将在下半年有所缓解,预计2014年全年彩电市场会出现同比4.1%的小幅下滑。
基于上述严峻形势,各彩电厂商也不约而同抢先发布新品争抢主动权。TCL集团本月初就推出了基于“智能+互联网”战略转型的系列新品,并正式启动 O2O平台项目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新品层出不穷,但彩电终端售价基本没有上升空间,硬件领域的盈利能力全年继续受到压制,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刘棠枝认为,“机会在于结构升级”,4K液晶电视的渗透率将达到25%~30%,同时往50英寸以上大尺寸方向发展。“创维今年在4K、大尺寸上发力,追求有质量的规模。”
智能化已 成为全球家电产业发展方向,但缺乏全球统一标准,对智能家电在全球市场的流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不便。
在前不久结束的2014中国家电博览会上,三星和LG都争相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OLED电视和曲面电视产品。
吴斯远在去年10月18日从华侨城集团到康佳走马上任,履职至今仅仅5个月。或许“新人”的身份让他少了些包袱,也或者“工作后钻研了7年专业地震学”的经历,让他对震动更加敏感。
国内各大品牌彩电企业提前布局线上渠道。康佳、海信、TCL、创维、长虹等主流彩电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线上品牌。我国彩电业正经历着电视制造和互联网服务的相互渗透。
行业专辑表示,未来各企业要想在4K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占据4K发展优势,必须把硬件技术终端与内容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放在首位。
由此可见,传统电视巨头的下一个发力点将集中在积极满足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深度参与机制、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以及开发用户价值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时候成就自身的也许正是竞争对手,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来袭,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基因的觉醒。
2014年,我认为彩电业的“主角”会回归。2013年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彩电行业,来势汹汹,掀起轩然大波,似已喧宾夺主。
回顾2013年的彩电市场品牌格局,声称要“颠覆电视”的乐视、小米们推出几款电视,并在某个型号、某个月份数据颇为“养眼”,但整个彩电业发展仍是家电企业说了算。
互联网的发展同时改变了原有彩电行业的利润分配机制,上游供货商和整机制造厂商的利润正逐步向更接近用户的运营商转移。
过去的2013年被认为是“互联网跨界元年”:5月乐视依托版权库等内容优势推出超级电视;9月爱奇艺与TCL联合推出TV+电视,当月小米、阿里与创维、深圳同洲等企业推出智能电视。
相关机构预测,2014年随着国内4K面板产能提升,UHD电视价格将会突破价格瓶颈,更加平民化,从而带动包括片源在内的UHD产业链的完善。
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兴起,终端入口的争夺不只体现在电脑屏幕上,更加体现在电视终端以及手机、pad等移动互联设备上。对于多种屏幕终端的争夺,必然要回归到内容源的本质上,只有拥有足够强大和优质的内容源,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用户。
在抢占未来客厅屏幕的入口之争中,以创维为代表的传统电视生产厂商,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入侵”,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这样一句非主流必备的话,减几个字换个说法,成为了主流。2013年,彩电业有些事情终结了,但对事件的主角来说,结束时真的是满身疲惫,前路彷徨。
奥维咨询(AVC)预计今年元旦、春节市场销量下滑,彩电行业开局遇冷,大屏、超高清和智能否救市?
2014年,预计韩国厂商的OLED面板将开始供应中国市场,但是供应规模会较小,国内彩电品牌将探路OLED电视。
彩电的平均尺寸继续增长。随着住宅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消费者视觉体验要求的提高,大屏彩电已经逐渐步入了消费者的客厅。
乐视T V高级副总裁彭钢表示,此次S40重新定价,不仅彻底击穿32英寸价格底线,同时也击穿30+电视市场价格,S40掀起普及风暴将杀死所有30+尺寸电视。
这每一场的变革就好像合唱团里的一个个声部,在产业发展的洪流中“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共同唱响了2013年彩电业变革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