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卿介绍,2024年大会将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与新兴产业举办22场专题论坛、赛事和交流活动。更加注重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突出展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双螺旋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达1467.6亿元,市场增速达34.7%。专家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正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成为赋能生产企业高质量制造和智改数转的重要帮手。
狠抓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协同融合。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和突破5G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工业互联网的性能和效率。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要加强合作,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通过推广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智能工业跃迁。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下一阶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在全国范围统筹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
青海还将展开智慧园区建设行动,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园区。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智慧化。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上线超过330个,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超40万家,日均解析超1.5亿次,拓展至46个行业,逐步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规模化应用的前提是,能够解决企业生产运营难题或带来实际收益,激发其应用动力。”曾西平表示,《行动计划》从企业底层需求出发,探索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标识产品工具和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在各流程场景下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并实现降本增效。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据功能完善行业标准,构建行业数据字典、行业数据资源池等标识化信息服务模型,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标识应用规模化升级。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央地协同,分工做好重点任务组织保障,合力推动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应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各地财政专项资金、创投基金、社会资本投向节点建设、技术研究等项目。
未来,平台将与工业机理、人工智能走向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产品能力的全面升级。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将立足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指导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TC573)等标准化组织及有关起草单位,继续做好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重点标准研制和宣贯推广工作,以标准服务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试点示范申报书及视频材料进行评审,遴选认定符合要求的项目开展试点示范,试点示范期为2年。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此前对媒体曾提及,未来工业互联网主要围绕智能制造的高端化和普及化、工业云平台的发展、边缘计算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数字孪生的应用等发展。工业互联不仅是工业制造的互联,也是科技互联、人才互联、市场互联、资源互联,其中既要有硬件互联,也要有软件共享,还要有数据集成。
未来,通过美菱创新联合体,应行业之所需,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行业平台建设,赋能家电家居家装一体化,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深耕,加快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让好产品走进全球用户家庭,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攻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曹传贞表示,将积极引导轻工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聚焦轻工行业重点领域,大力引导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不断提高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促进轻工业提质增效、巩固发展优势。
毕可骏表示,未来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一方面通过平台赋能内部产业单元,为公司战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做好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平台助力公司新经济的孵化和增长;另一方面,发挥平台优势,赋能西部中小企业,推动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供应链、生产链和销售链的高效衔接和信息共享,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水平,带动区域发展,为成渝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长虹力量。
到去年底,衡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15项主要指标中,山东13项位居全国前三、6项排名第一,面对新趋势、新时代的到来,山东也需要书写新篇章、扛起新担当。应对变革最好的方法就是引领变革,要将自身作为“试验场”,直面接踵而至的挑战与危机,拿出锚定创新、百折不挠的专业与韧性成就一番新事业。
据赛迪顾问统计,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1089.6亿元,突破1000亿元。赛迪顾问预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政府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2567.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2.8%。
今后,我们期盼着济南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上再展身手,主动作为、大胆作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出更大贡献。
具体来说,将从3个方面推进,即坚持战略引导,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难点,加快构建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化“点”为珠、串珠成链;坚持需求牵引,加快建设覆盖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应用体系,营造企业闯、资本投、市场用的良好局面。
作为新型生产力,工业互联网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革。通过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工业互联网大幅提升了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当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可以预见,我国工业互联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制造业领域的数实融合,支撑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保障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在政策的引领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要继续打造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神经系统”。加强标识解析体系与企业信息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软硬件的适配,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的示范标杆,促进标识应用向更多垂直领域加速延伸。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在发布会上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从政策、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发力,引导各地区、各行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实现阶段跃升,为推进新兴工业化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
赵刚表示,下一步,一是要深化不同行业工业互联网定制模板的研发,针对机械、电子、汽车、材料、装备等不同行业,开发满足行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满足行业企业的共性需求;二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建设,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的整合和数据共享;三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加快,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吴垠认为,未来会产生大量的制造业投资需求,从而带动制造业投资,助力明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稳”。
周济表示,可以预见,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的创新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到2035年,我国各种产品和装备都要从数字一代发展成为智能网联一代,升级成为智能网联产品和装备。
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深度合作,“5G+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逐步清晰,产业各界“建、用”工业互联网的意识、需求和能力明显增强,多地加快建设具备行业和区域特色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5G加速向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领域推广,带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益成熟。
当前,工业互联网相关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严重影响人才选用及发展通道的建立。王宝友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评价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细化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分类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各类型人才打通发展通道。
近年来,工信部聚焦应用生态体系,加强供需对接。组织召开“5G+工业互联网”现场会,推动信息通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共同打好“团体赛”。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深度行系列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面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落地扎根。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
不过,业内也对元宇宙提出了冷思考。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项立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生态的扩容带动元宇宙、车联网等各类新兴应用场景蓬勃发展,但整体尚未在应用上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很多领域仍存不确定性,热效应不宜过度,资本也应更加理性。”
“下一步,将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动,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说。
带动产业融合应用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从制造业持续向能源、电力、交通、采矿等各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由经济建设向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公共治理等领域拓展。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工业互联网加速向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销售服务延伸。工信部调查数据显示,83%的企业表示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培育推广“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等,持续深化网络体系强基。从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随着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并加速落地,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扎实稳妥推进。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扩大优势、掌握主动。
《计划》还要求,组织动员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出台配套政策,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企业和产业链企业获得更多可用资金。优化制造业贷款结构,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基建发力是今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支撑。今年基建增速能达到5%-7%,项目端关注五方面支撑,即交通、水利、新基建、“十四五”重大项目、城市更新。
专家指出,当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正在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拓展。各地相继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发挥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成为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工业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提质增效作用被寄予厚望。
李颖认为,随着工业企业跨区域发展、工业生产跨地域联动的加深,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会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需要在建设工业互联网过程中,对重点数字基础设施、业务场景、数据传输渠道等做好安全设计。同时结合重大风险场景,拓展工业互联网中的功能模块,特别是注重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固化,以确保工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加安全。
家电传统龙头企业美菱正通过构建以“5G网络+大数据+智能算法+云化算力”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体系,实现5G全连接工厂,推动打造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由内二外的工业互联网变革,带来美菱不断“蝶变”的同时,也必将给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提供创新方向与借鉴性参考。
“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产业演进趋势明确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中国云基础设施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1400亿元。另据Canalys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IaaS及PaaS,不包括SaaS)支出创新纪录,期内同比猛增70%至43亿美元。
“目前,全国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超过800个,投资超过34亿元(人民币,下同)。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也超过了3.2万个,已经基本形成了数据采集和感知、辅助装配、精准操控等典型应用场景。”
BOE(京东方)副总裁王洪表示,BOE(京东方)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三大解决方案,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制造协同、产能协同、产业协同、产融协同。BOE(京东方)将持续携手全球伙伴,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在工业互联网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正增长等方面展现出的蓬勃力量以及国家的越发重视等诸多条件下,工业互联网已经处于风口之上,既懂工业制造,又能克服数字化技术难题,自身还能作为“试炼场”的企业,正准备着迎风而起。
在政策的推动下,以及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家电企业正从单纯的硬件制造企业,进化为用户服务的平台和开放的智能制造的服务平台。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对于国内家电制造业来说,高精尖的制造能力短缺,而简单加工的制造能力过剩,因此迫切需要从规模制造向精益智造,从低价低端向高端高附加值,从OEM、ODM向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否则面临淘汰风险。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热度不断升高,烯牛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3.1万亿元。
在制造业耕耘多年的长虹比任何一家企业都更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制造业在未来的严峻形式。在互联网,尤其是5G逐渐完成商用普及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均会围绕着互联网进行,并为企业和消费者间拥有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以及更为广阔的沟通渠道。
资料显示,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包括智慧显示终端产业、智慧能源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是长虹全面贯彻产业布局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