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十一不仅是一场销售盛宴,更折射出家电行业向“智能化、场景化、服务化”加速转型的趋势。消费升级与政策拉动共同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AI赋能产品创新,服务体验成为竞争关键。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家电企业需持续聚焦用户需求,加强技术研发与场景融合,以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把握新一轮增长机遇。
“总之,以价格促销为主的家电消费已经过去,新品、潮品引导性消费才是未来。”
iRobot的失败,是 “单一企业”对阵“产业生态” 的必然结果。中国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 “供应链+市场+快速迭代”构成的体系竞争力。但在面对三星、LG的稳定地位时,中国企业则暴露出其在 “高端品牌塑造”这一终极课题上仍有长征路要走。当下,中国品牌的出海已进入 “深水区” ,未来的竞争将是 “体系效率”与“品牌高度” 的双线作战。
行业人士认为,家电家居企业正通过产品智能化、生态协同与跨界合作,积极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随着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家电家居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与创新机遇。
张剑锋认为,随着更多玩家加入“人车家”赛道,未来产业格局将呈现明显的“分层竞争”态势:少数掌握操作系统和AI能力的“生态主”搭建舞台;多数车企和家电品牌是“生态参与者”,在既定框架内寻求差异化发展;“核心部件供应商”凭借技术优势,成为所有生态不可或缺的基石。
据官方数据,2025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一系列“硬核”科技产品和创新方案集中登场、加速落地。随着这些科技成果从展台走向产线、从概念变成商品,一条“中国研发—中国验证—全球复制”的新路径正在家电与消费电子行业加速成型。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汽车”)宣布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团”)高端家电品牌COLMO达成战略合作。此后,腾势N8L汽车用户可以在车内控制全屋智能家电,在家中也能够实时查看车辆状态或执行远程操控。
财务数据显示,夏普2023财年(2023年4月—2024年3月)合并净损额达1499.80亿日元,2022财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净亏损2608亿日元。最新数据显示,夏普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滑7%,但其营业利润、经常利润、最终利润三项指标实现了转正。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激励,如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开展适老化创新;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安全标准和认证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可控;龙头企业则要发挥示范作用,参与标准制定并推广最佳实践,通过认证标识增强市场信任度。”梁振鹏表示,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不仅有助于规范行业竞争、减少资源浪费,更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效益的双赢。
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认为,2025年双11家电市场,由于去年同期国补实施的峰值效应,今年国补在多地“限流抢券”,所以传统品类负增长的压力大。但是,电商平台优惠加上部分家电品牌提供“自补”,仍将刺激部分消费需求。电商平台主打“直降+保障”,如“买贵十倍赔”等。家电行业竞争整体将往产品高端化及服务升级的方向发展。
家电行业“反内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发力。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无序竞争的困局,推动家电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家电一定要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结合,而不是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功能。”梁振鹏建议,家电产品要简单实用,能对老年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其前提是搞清楚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来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实施以来,效应持续发力显效,有力助推设备投资和消费增长。
而对信托公司而言,服务上市公司既是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的体现,要通过持续强化受托人定位,发挥信托机制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的功能优势,提升经营管理与受托服务质量,才能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实现与上市公司的长期共赢。
纵观发展历程,中国家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已巍然屹立于世界家电产业之林。行业人士认为,广交会的盛况,正是中国家电业全球竞争力的一个生动缩影。展望未来,以中国家电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将继续深化全球布局,不仅为世界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将通过全球化运营与绿色发展,实现从“全球销售”到“全球融合”的深刻转变。
“未来的主流头部玩家,不再仅仅是那些能够制造出优秀单品的企业,而是那些能够主导开放、协同且智能的生态系统,并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的组织。”她进一步表示。
当前,中国家电企业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通过本地化产能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
在制造业和能源方面,发布车辆稳定性试验方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要求、船舶自动识别、潜水器作业、航空集装箱技术要求等21项国家标准,持续助力交通运输装备产业提升。发布石油产品颜色测定、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评价、褐煤显微组分分类等49项国家标准,支撑传统能源高质量发展。发布航空航天工业数据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等6项国家标准,不断提升民用航空通用化水平。发布风能发电系统、金属切削机床、土方机械等20项国家标准,提升设备效率和使用寿命。
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下,家电出口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全球化布局。对中小企业来说,全球化有难度,应变的关键在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多元化。胡海透露,最近他在海外园区接待了一些中小企业,部分企业有探索海外新市场的意愿。
展望未来,随着“好房子”标准的全面落地与市场认知的不断深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正在被重塑。产品力、品质与服务,将取代单纯的规模与速度,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这场围绕“好房子”的变革,不仅为楼市注入了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更将家居、家电、装修等全产业链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共同迈向一个以用户美好生活体验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外,闪购健康护理类小家电成为节日热门的礼赠选择。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广东省肩颈按摩仪销量同比增长约10倍;筋膜枪销量增长超2倍。
王博认为:“家电、手机、XR的边界正在技术层面消融。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与用户体验的竞争。中国品牌凭借对本土需求的深刻洞察、敏捷的供应链和持续的技术投入,已经在这一轮变革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也许未来的家,会越来越像一个有机体——它能感知温度、判断空气、调节光线、理解人类情绪。而这样的未来,并非遥远。它正在从热水的一滴、厨房的一缕烟、屏幕的一抹色、风口的一丝凉开始,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四天节能家电(一级能耗)增长19%;智能冰箱增长20.7%,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未来,家电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性能和价格,而是围绕谁更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谁更能捕捉情绪价值展开。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场景化、智能化、审美化的家电产品涌现,年轻人对“家”的期待将不断被满足与超越。家电行业的升级,正是未来生活方式升级的序章。
今年,扩大内需是我国政策发力重点。当前,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接力发挥政策效能,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带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天津市家居装饰材料协会会长吴洋表示:“协会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鼓励会员单位提供更多绿色、智能的家居产品,配合本次消费补贴活动,共同推动天津家居产业向高品质、可持续方向升级,满足消费者对美好家居生活的需求。”
我国在2024年实施新一轮“两新”政策和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来,有效激发了国内消费潜力和投资动能,有力推动了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带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惠全球。举办“丝路电商惠全球”主题活动超20场。首次在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举办“丝路电商”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产业对接吸引300余名中外代表参会,首次举办中阿电商交流会,迈出电商机制性建设第一步。举办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电商工作组会,推动政策交流、产业对接、能力建设和地方合作。1至8月,重点监测平台印尼燕窝、哈萨克斯坦红花籽油、乌兹别克斯坦糖果销售额分别增长160.1%、143.2%和94.6%。
某知名家电品牌负责人表示,除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建设与服务提升。在激烈竞争中,品牌和服务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至8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时表示,1至8月,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促进国际经贸互利共赢。
IFA 2025的盛况展现了中国家电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相关企业应当以此次展会为新起点,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创新的精神、更扎实的步伐,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在“出海”的征途中开辟新航道,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未来,当地方政府不再只问“能拉来多少投资、建多少工厂”,而是更多问“居民愿不愿意消费、消费能不能升级”,中国家电业或许就能走出内卷的漩涡,迎来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认为,中国家电企业实现“产业链出海”的深层突破,需着力构建本地化研发与创新体系,可通过设立区域研发中心,针对特定环境开发定制化产品。同时,实施双品牌战略,在大众市场以性价比产品快速渗透,在高端市场通过技术溢价和服务升级重塑品牌形象。此外,同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态,与本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物联网平台,抢占智慧产业高地。
近十年来家电价格从高价到平价的转变,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实惠,也反映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会有更多高品质、低价格的家电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舒适。
IFA 2025的盛况展现了中国家电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相关企业应当以此次展会为新起点,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创新的精神、更扎实的步伐,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在“出海”的征途中开辟新航道,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如今,IFA 2025不仅是中国产品的展示窗口,还是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战略的全球舞台。通过AI创新、绿色转型和深度本地化,中国企业正在摆脱“代工出海”的路径依赖,转向以技术、品牌和生态为核心的新模式。
近十年来家电价格从高价到平价的转变,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实惠,也反映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会有更多高品质、低价格的家电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舒适。
从IFA展上一个个惊艳的创新产品,到展馆外一笔笔坚定的产业投资,中国家电企业正在集体实践一种更可持续的全球化模式。它们不再仅仅是全球化红利的受益者,更试图成为全球化“再平衡”的推动者,引导全球化走向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未来。
在梁振鹏看来,尽管格力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启动多元化战略,但至今成效仍不显著。除空调主业外,格力尚未成功打造出真正能够拉动增长的“第二引擎”。其在手机领域的尝试未达预期,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品类目前市场占有率依然较低,表现平平,而多元化进程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格力电器的长期发展潜力。
以往的“出海”,是将产品卖向全球,属于地理空间的跨越;而如今的“出海”,则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消费文化,是发展层次的升华。
“反内卷”需要多方共同发力,除了政策、行业引导外,企业之间、渠道之间,尤其是家电头部企业更需要承担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义务,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来激发市场需求,而非价格战,共建有序的竞争生态。
整体来看,家电行业虽延续增长,但在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战略转型速度,将决定其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TCL连续30余年布局顶级体育及娱乐IP,通过“全球本土化”营销策略,在足球、篮球、电竞、橄榄球、板球等多个领域加速渗透全球各个市场,打造多元化、年轻化的体育IP矩阵。2025年2月,TCL正式签约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将在以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为主的智能终端及面板显示领域,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支持,并运用创新显示技术为全球观众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
业内人士还建议,搭建清晰、透明、便民的大件垃圾处置指引与服务网络,创新回收模式,采用“互联网+回收”,利用小程序预约、上门评估、积分兑换等方式,提升投放便利性与积极性。
根据华泰证券3日发布的研报,2025年上半年,A股家电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8700.3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03.16亿元,同比增长约13.1%。